那年蘭州|消失多年的四大城门(15)

2021-10-03 11:19  360kuai

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鉴于该路路面狭窄,排水不畅,雨后泥泞难行,交通极不方便,列入年度施政计划,于下半年发动义务劳动按原断面进行了整修,铺筑了碎石路面。工程于6月1日开工,同年12月底基本完工。

金城关

金城路

位于黄河北岸,东起中山桥北端,西至拱北沟桥,全长1491米。该路形成于西汉以前,一直是经兰州西去的重要驿道之一段。明代为甘凉大边线的起始段,民国时期为甘新公路的起始段。金城路原名金城关。金城关位于中山桥西约1公里处的金山寺下,因汉置金城郡、金城县而得名。金城关下的金城津自有汉以来一直为重要渡口。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津为关。《重修皋兰县志》载:"金城关汉置,隋有关官,唐因之,宋绍圣四年重筑,明屡加修葺。"

金城关北之金山寺,其下至中山桥一段街衢,市民密居,商店、饭馆、茶馆乃至学校、寺院鳞次栉比,亦称繁华昌盛之地,故统称之为"金城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