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只要处于适龄期,男丁至少有服两年义务兵役。两年之后退出现役,变为国家后备兵员。一旦国家有战事,这些后备兵员要随时听候国家的召唤,再次入伍参战。
这种征兵方式,非常依赖于各级政权的组织力和控制力。秦汉两代都是空前强盛的大帝国,通过郡县制的改革,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力大大强化,具备了进行普遍征发的组织条件,故而征兵制能够广泛推行。
征兵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迅速暴出大量兵员。公元前205年爆发了楚汉彭城之战,汉军在此战中遭到惨重损失,汉丞相萧何立即在关中实行征兵,"兴关内卒乘塞……与诸将及关中卒益出,是以兵大振荥阳"。(《史记·高祖本纪》)前204年汉军在荥阳再次被楚军歼灭其大部,汉王复入关中征兵,没过多久出武关南下宛、叶,后再次与楚大战于成皋。可见其暴兵之快。
征兵制的另一个好处是全民武备程度高。
由于役期短,流动快,使得绝大多数成年男丁都能接受两年军事训练,必然广泛提高了全社会的军事技能水平。所以发生战争时,国家不需要进行多么紧张的战前训练,征召的兵员便能迅速投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