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3年,蜀汉被灭,刘禅率全国投降,庸君在这个时候毫无遗留的彰显。这个时候的东吴看到了巨大的利益,想要趁着这投降之乱瓜分地盘,他们打着盟友的名声前来援助蜀汉。想让镇守永安的罗宪打开国门,而这时,罗宪早就看穿了他们的意图,守住永安城门就是不开们。在这个过程中,城内不断骚乱,不断有人叛变,各种瘟疫流行,罗宪不仅凭借着两千兵马守住了永安半年之久,更是击败多位东吴有名的上将。罗宪对于东吴的趁乱打劫的行为甚是气愤,本来都带着将士们出城准备向曹魏投降,但一听东吴的动静,又立马回城死守防御。
东吴第一波军队是由将军盛曼带领的,盛曼还是以欺骗和劝降为主,但罗宪誓死不向东吴投降,并斥责东吴背信弃义,放弃了盟友的情谊,并说东吴也不会长久。罗宪心想,打不过曹魏难道还打不过东吴吗?于是组织大军与盛曼大战多天,并成功击退了盛曼。东吴第二波军队前来增援,由名将之子步骘带队,大军兵临城下,可是不管他是谁的后人来了罗宪这都不好使了,没过多久行动再一次失败。这一战罗宪发神威,《晋书》中有记载:"吴又使步协西征,宪大破其军。"两次进攻都失败之后,孙休发怒了,于是东吴派出第三波军队,这一波军队可更加了不得了,是由陆抗带队率领三人精兵,陆抗虽说不及他的父亲陆逊的威名,但是他也是能够与西晋名将羊祜争锋而不落风的人,可见他的能力多强。当他到达永安的时候,罗宪已经被围困半年之久,城中粮食缺乏,瘟疫横行,叛逃的人数不胜数。可就算是这种情况,陆抗还是没能攻破永安,罗宪兵力薄弱,最终罗宪还是向曹魏投降,又过了数月之后,司马昭派兵攻打西陵以解永安之困,吴军不得不被迫撤离。之后司马氏特封罗宪为陵江将军,并且继续镇守永安。之后吴人害怕罗宪的威名,也无人胆敢进兵巴蜀。
听完了这段故事,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想呢。如果刘禅能够把该用的人用在该用的地方,蜀汉也不会这么早被灭,只能说忠臣们识君,而刘禅不识忠臣们。如果当时是罗宪在刘禅身边出谋划策,领兵出征,平定祸乱,这样的蜀国,想必会是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