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心手背都是肉,从后来的事情发展情况来看,李渊本人还是偏向于维持现状的。虽然史书称,他曾考虑让李世民去洛阳发展,不过这显然是人为制造国家分裂,多半是后世杜撰的。他之所以支持李建成,也并非毫无道理。
若无意外情况,历代帝王都会立长子为后,况且李建成政治觉悟极其成熟
汉代以来,若没有出现特别的变故,太子之位一般都是长子继承;废长立幼,甚至会引起政权的动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初曹操立嗣时,与谋士贾诩的经典对话:
操欲立后嗣,踌躇不定,乃问贾诩曰:"孤欲立后嗣,当立谁?"贾诩不答,操问其故,诩曰:"正百有所思,故不能即答耳。"操曰:"何思"诩对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操大笑,遂立长子曹丕为王世子。
若论聪敏,曹丕当然是比不过曹植的,但若废长立幼,可能会由此引发两派的剧烈内斗,曹氏可能会步入袁绍、刘表两大家族的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