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此人一生征战沙场,齐名张辽却将老乡斩杀?曹操对他敬重有加!(3)

2022-11-28 15:59  360kuai

于禁、昌豨同是泰山郡人。不同是,于禁投军鲍信,成为官军;而昌豨落草为寇,成为剧贼。后鲍信战死,于禁投靠曹操;而吕布兵败,昌豨投降曹操。这样于禁和昌豨,即是同乡又是同僚,两人交情不浅。毕竟汉末重视宗族乡里之间的情分,同乡好友抱团投身军伍也很常见。可是,当昌豨走投无路而投降于禁时,于禁不仅不将昌豨押解到淳于交给曹操,还不为昌豨向曹操求情,甚至不念同乡旧情,而是直接依据曹操的法令,将昌豨斩首。

其三,敲山震虎。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诸侯混战,彼消此长,今强明弱,前小后大,司空见惯。因此,依附诸侯的地方豪强及武装势力的政治立场摇摆不定,往往根据割据形势的变化确定自己的归附走向,以此获得更大利益。昌豨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昌豨最早投陶谦,再倚刘备,又附吕布,后靠曹操,叛曹操再投刘备,刘备败又降曹操,二叛曹操而自立,张辽说服下三降曹操,三叛曹操再自立,战不过于禁而四降曹操。昌豨之所以反复无常,是因为以叛求进,以此获得更大更多的利益。于禁杀昌豨背后所表现出敏锐的政治嗅觉,不仅能以一个反复无常之人的性命,换一方稳定与和平;还能对依附曹操的地方豪强和武装势力起到了敲山震虎、杀一儆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