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关羽一生最耀眼之战?曹魏两大名将一死一降,背后还藏一秘密(3)

2021-01-21 11:41     360kuai

襄樊之战前期,关羽在兵力上并没有优势。关羽军队要分割包围襄阳、樊城,除去这部分兵力,剩余的应该与于禁、庞德的七军相差无几。在《三国演义》中,"水淹七军"被着力渲染,说关羽见襄江水势汹猛,产生了水淹七军之计。当时,骤雨数日,关羽一面收拾船筏水具,一面派人堰住各水口,待水发时,放水淹城。结果,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大水从四面急剧涌来,七军士兵被淹,于禁投降,庞德死战失败被生擒,宁死不屈被杀。其实,真实的襄樊之战中,关羽并没有堰住各处水口,但关羽比于禁、庞德更熟悉襄樊地区的气候、地形和河流水文条件,才得以取胜。

关羽镇守荆州多年,熟悉这里的气候。襄阳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如下图所示:

从图上看,襄阳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水淹七军的发生时间是"八月秋天",阳历应该是9月。此时,降水总体上比7、8月减少,但是,9月时锋面雨带从最北的华北、东北南撤,长江流域开始了第二次雨季,所以一连十天阴雨也是很常见的。于禁、庞德来自北方,9月的北方,雨季结束,进入秋高气爽的天气。这就难怪,于禁会忽视南北方气候差异,把军队驻扎在江边,结果吃了大亏。

水淹七军的发生地是汉江流域,于禁、庞德对汉江的水文特征,也明显不如关羽熟悉。汉江干流流量变化主要受降水的影响,5到10月为汛期。全年中最高水位与最大流量出现的时期,呈现自下游向上游逐步推迟的规律。此外,由于受到降水变率大的影响,汉江流量过程极不稳定。如碾盘山站最大月平均流量是最小月平均流量的7.6倍。该站多年平均流量为1710立方米/秒,实测最大流量29100立方米/秒,是前者的17.7倍;实测最小流量仅172立方米/秒,为实侧最大流量的1/169。另据洪水调查资料,碾盘山1935年最大洪峰流量高达579400立方米/秒,中游襄阳站为52400立方米/秒,反映出汉江洪水威胁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关羽不派人堰住水口,天然的洪水也是极其可怕的。于禁、庞德驻军低处,洪水来袭,在关羽水军攻击下自然毫无还手之力。

但是,水淹七军最多只是一场"大捷",事实上并没有改变整体上的被动局面。可惜的是,关羽对此浑然不觉。关羽虽借助天气,破了于禁、庞德的七军,但始终没有拿下襄阳和樊城。一方面说明襄阳、樊城城池坚固,曹军防守顽强,另一方面也说明关羽其实没有太多攻城的手段,且军队早已疲惫不堪。但关羽早已因为眼前的胜利内心膨胀到极点,仍然不顾一切地全面进攻。所以,等徐晃的三万救兵赶到时,即使吕蒙不袭夺荆州,关羽失败的命运也早已注定。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