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是怎样灭亡的?(5)

2021-08-24 08:35     360kuai

北匈奴不断侵扰边郡,终于迫使明帝下决心进行反击。永平十五年(72年),奉车都尉窦固等将兵出屯凉州(治今甘肃张家川),预示着与北匈奴的最后决战即将爆发。

最后一战--金微山之战

在两汉之际的汉匈冲突中,匈奴铁骑频繁地出没于汉北境之上,几乎整个北境都受到程度不同的骚扰,西域也重入匈奴的彀中。然而,汉匈传统的战场--河西地区却保持着安宁的局势,这与割据河西,据境自保,被当地豪强推为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的窦融有直接的关系。匈奴曾试图重占河西地区,均被窦融击退,此后不敢再染指河西。建武五年(29年),窦融归顺光武帝,被任为凉州牧,继续镇守河西,后虽奉调入朝,但河西大局已定,匈奴无隙可乘,光武帝得以集中兵力在北境抗御南侵之敌,无西顾之忧。但在公元48年之后,随匈奴的南北分裂,汉匈战争的态势发生重大变化。北匈奴南侵的路线被亲汉的南匈奴所阻断,其东北部又受到乌桓、鲜卑的压迫,被迫向匈奴右部转移,企图利用西域诸国的人力物力资源继续与汉为敌。在这种形势下,西域与河西地区所在的凉州及并州西部就成为汉匈交锋的主战场。或许是因为窦氏久在河西地区的缘故,东汉时二位与北匈奴作战的有名将领窦固、窦宪,都出于这个威名显赫的家族。

永平十五年,明帝决心出击北匈奴,遂命显亲侯窦固等大臣议击北匈奴事。谒者仆射耿秉认为,武帝时占据河西,分离羌、胡,西域内属,最终迫使匈奴归附。当前汉匈形势与武帝时期颇为相似,北匈奴之所以猖獗,是由于重占西域的缘故。因此,耿秉建议汉军先出击白山(天山山脉东端),攻占伊吾,击破车师,重新经营西域,以断匈奴右臂,然后可战胜北匈奴。明帝完全同意耿秉的见解,因窦固曾随伯父窦融在河西,明习边事,所以任命窦固为奉车都尉,骑都尉耿忠为副将;耿秉为驸马都尉,骑都尉秦彭为副将,率兵屯于凉州。

永平十六年春二月,汉发兵数万人,分兵四路,同出塞击北匈奴。窦固与耿忠出酒泉塞,与北匈奴呼衍王战于天山,斩首千余级,追击至蒲类海,攻占伊吾城,留守一些士卒屯田后班师回塞内。其余三路汉军因北匈奴闻风而逃,均无功而返。正是在此次战役中,窦固发现假司马班超颇具军事才能,遂命其率三十六名随员出使西域。从此,班超开始了经营西域漫长而又艰苦的历程。十七年冬,窦固等率一万四千骑出敦煌昆仑塞(今甘肃安西),于蒲类海大败北匈奴白山部,乘胜攻占车师前后国,复置西域都护与戊己校尉,恢复了汉在西域中断近六十余年的统治。十八年春,窦固奉诏罢兵,回到京师洛阳。就在窦固大军离开西域之后,北单于蒲奴立即遣左鹿蠡王率二万骑前来争夺车师前后国,都护陈睦、戊校尉耿恭、己校尉关宠被匈奴及耆焉等国分别围攻,形势非常危急。恰在此时,明帝去世,朝廷无暇出兵增援西域。结果陈睦、关宠先后战死,仅剩耿恭死守疏勒城,顽强抗击着北匈奴大军与车师兵的围攻。耿恭智勇兼备,对士卒推诚相待,同生共死,深得士卒拥戴,故能同心死守孤城。久围粮尽,煮铠甲、弓弦为食。北单于派使者前来劝降,许封耿恭为白屋王。耿恭不为所动,将匈奴使者诱上城头亲自斩杀。北单于大怒,急攻疏勒城,但始终不能如愿。等到次年章帝即位后,派出援兵解疏勒之围时,耿恭部众死伤殆尽,仅剩下二十六人。章帝见西域形势严峻,决定再次放弃西域,撤销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此时,如果不是班超抗旨不遵,自行决定留守西域,汉朝的势力将再次完全退回到玉门关以内。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