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玠治军严明,以勇临战,深得士兵敬畏。南宋初期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粮食极度紧缺,军饷常常难以发放。因此很多士兵也化身流寇打家劫舍,官匪一家,谓之"兵灾"。吴玠驭下甚严,对违反军纪的士兵严厉处罚,比如建炎四年(1130),他斩杀了五六个青溪岭战役的逃兵,吓得军中士兵瑟瑟发抖。
但是在论功行赏时,吴玠又赏罚分明,"故士乐为之死"。他对作战表现突出的将领和士兵,不论亲疏给予奖赏,但如果作战不利,吴玠也不会姑息。绍兴四年(1134),统制官郭震被金人攻破其寨,宋军屡败,吴玢便当众斩杀郭震,以儆效尤。
吴玠作为抗金一线的将领,作战时奋不顾身、一心报国,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富平之战宋军一溃千里,但吴玠却迟迟不肯退守四川,因为他知道蜀地不容有失。别人劝他退而保命,他说:"我保此,敌绝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是所以保蜀也。"这种大无畏精神赢得了关陇人民的支持,纷纷连夜送粮帮助他,吴玠也不白收,都回以银帛补偿,送粮的百姓都得益良多。
吴玠舍命相护的关陇地区是南宋主要的军马供应地和重要的兵源地,主要军队有三分之一都来自关陇。"天下精兵健马,皆出于西北",吴玠长期牢牢控制关陇地区,不给金军一丝一毫的机会,给南宋输送了大量的战马和精兵强将,大大加强了南宋的军事实力。
金军谋划"西攻巴蜀,中取京湖,东侵淮东",三条战线相互配合,正是西线吴家军的存在,使关陇地区成为南宋王朝的西北屏障,分散了金国的军事力量,缓解了东南地区的压力。吴玠带领的吴家军彻底粉碎了金军妄图经蜀灭宋的计划,在其他战线作战不利的情况下,吴玠领导的一系列胜利对保卫南宋王朝,抵抗金军入侵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