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驸马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传说:
相传,楚汉相争时期,汉高祖刘邦指挥作战的马车上共有三个座位,前面设两个座位,为车夫所坐,后面为刘邦所坐,驾驶马车的车夫分为''正马''与''副马'',一正一副,轮流驾驶马车。
有一次,刘邦与项羽在徐州丰县与沛县搭界处激战了三天三夜,最后,刘邦大败,落荒而逃。项羽乘胜追击,穷追不放。这时,正马被乱箭射中,当场阵亡,副马随即顶替了正马的位子,驾驶马车继续向前奔跑。在这危急关头,副马顿生一计,他把自己的红袍脱下,与刘邦的黄袍对换了一下,马车行至一条拐弯处时,刘邦从马车上跳了下来,副马继续挥舞马鞭,向前方奔去。
后来,逃生之后的刘邦做了皇帝,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刘邦找到了副马并将小女许配于他,官封都尉,人称''副马都尉''。因''副马''不雅,人们便唤成''驸马都尉''。再后来,人们把''都尉''二字也去掉了,简称''驸马'',自此,驸马便成了历代皇婿的代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