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楼兰终不还”,古代诗人为何如此憎恨楼兰?它们做了什么?

2024-01-08 08:02     360kuai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我们熟知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中的第四首。"不破楼兰终不还"意思就是不打进犯的人,誓不返归家乡。诗句中的"楼兰"是一个国家。

"楼兰"称楼兰古国,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小国,在丝绸之路上处于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在公元前176年建国,据《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记载,楼兰在公元2世纪前是一个"城廓之国"。

古楼兰国位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罗布泊西岸,是新疆最荒凉的地区之一。根据记载,楼兰建国于盐泽(指罗布泊)边上,有城郭,然而"兵弱易去",楼兰王国只有1500余户人家,人口不到15000人,国都名"打泥"。后来迁都善河的城。汉昭帝时,楼兰改国名为鄯善。

楼兰古国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因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所以楼兰位置很特殊,也是一个军事要地。在公元630年神秘消失,前后共持续800多年的历史。现今只留下了一片废墟遗迹。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