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聪明才智不下于诸葛亮,为何当不了宰相?就因为太神机妙算

2024-12-09 07:22  搜狐网

刘伯温的知名度在明代人物中至少排名前三,对于他的演义故事有很多,甚至有人名称其为“明代的诸葛亮”。

只不过遗憾的是,对比于诸葛孔明,刘伯温远远没到前者的境地,朱元璋对于他的态度更像曹操对于杨修。

吾之子房也刘基,字伯温,少小便以“神童”闻名乡里,12岁高中秀才,这也就罢了;14岁在内陆府学学习《年纪》,全书默读两遍就能够大约背诵如流,而且还能凭证文义举办凝视,同讲堂之内的学子即使比他年纪大很多的也做不到。

除了研习儒家经典,刘伯温还夺目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这些所谓的“旁左之学”,俨然是个学问集大成者。

后来朱元璋两次向刘基发出创业邀大约,后者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出山。

他如同当年在隆中的诸葛亮一般,提出了“先陈后张,然后北伐一统天下”的战略指标。朱元璋正是凭证这样的路线创下了大明基业,朱老板对刘军师很惬心,几次称赞刘伯温为“吾之子房也”。子房,是张良的字,他是刘邦身边的战略家。作为开国元勋之一,刘伯温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真心伯。为了表彰刘伯温的特别贡献和巨大功勋,明太祖还下诏免加刘伯温闾里青田县的租税,这是处州地区唯一一个不加税的县。诸葛亮?杨修?

刘备进入益州往后之所以开始倚重法正,对诸葛亮有些淡漠,主要是由于诸葛所代表的荆襄文官集团与益州的本土文官集团产生了极大的的所长辩论。作为老板者,刘备只能发扬平衡之术,扶持并不占优势的益州文官集团。即使刘备临死过去,他也是给儿子请了两位托孤大臣,一位是诸葛亮,另一位是益州的代表李严。

不过结果很明白,刘备希望二者能够大约互相制衡的希望落空了,手段更高一筹的诸葛亮几回合便灭掉了李严,自己掌控蜀汉政权。而早死很多年的杨修呢?他副手曹植与曹丕夺取世子之位,曹操选定曹丕成为继承人后开始故意减轻曹植的左膀右臂,更是借着汉中时杨修的小聪明扰乱军心,而将其斩之。与蜀汉和曹魏对比,刘伯温的处境更像是杨修。由于他诚然是朱元璋的“张良”,不过朱元璋还有自己的“萧何”——李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