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离开这个危险之地,有两种选择:一是走野人山路线回国,二是进入印度。而当时远征队的主力杜聿明可是蒋介石的忠实粉,蒋介石说一,他绝不敢说二。在那段煎熬岁月中,蒋介石发给了他几份电报,都明确表示未经过他的同意,不可以擅自入印。当时杜聿明宁下刀山火海,也不敢轻易忤逆蒋介石的意思。于是,在日军的连连逼近下,杜聿明万不得已,选择走野人山路线回国。
而且当时远征军部分指挥官建议是入印。由于在作战时期,指挥人指挥不当,造成军队溃散,导致杜聿明有些不满,自然不敢再轻易地做决断,毕竟是之前的错误指挥让军队处于这样尴尬的境地。更加让杜聿明难以承受的是,入印就要以难民的身份进入异国,这对这群优秀的军人来讲是一个莫大的耻辱。于是带着对指挥人建议的芥蒂,对军队声誉的负责,杜聿明毅然选择走野人山路线。
当时杜聿明对野人山的形式并不大了解,要知道缅甸野人山环境非常恶劣,不少军人就这样在睡梦中被野兽袭击,失去了自己的性命。亦或者由于环境潮湿,疾病肆虐而暴毙而亡。这一系列糟糕的状况是杜聿明没有料想到的。要知道,人是血肉之躯,就算作战技术再高超,在大自然面前依旧是渺小的。杜聿明这一失策的举动让士兵人数骤减,逃出野人山的士兵都算是幸运儿了。
所以说,做任何的决定都是要经过谨慎考虑的。倘若一开始作战指挥官的主次能经过仔细敲定,杜聿明能不一时冲动,懊恼行事,亦或者其能仔细比对印度路线和野人山路线的利弊,就不会有这样一个悲剧发生了。中国这一远征军队也就不会这样死伤惨重了。但万事难回头,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吸取教训,让这样令人痛心的悲剧成为历史不再发生。
历史的魅力首先触发人们对历史的兴趣,继而激励人们有所作为,它的作用始终是至高无上的。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