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高层并非不知北京城是一座巨大的露天厕所,也并非不知西方国家的城市卫生是如何情状--1860年年代,奉旨出洋的斌春、张德彝、志刚等人,已见识过巴黎的"净无尘埃"、英国厕所的"时时洗涤,极精洁";
1870年代,奉旨出洋的李圭、刘锡鸿,也已见识过伦敦的"洁净无秽气",东京的"河渠深广洁净,道路开阔,时时洗涤之,经过处无纤毫秽物也"(15)……
但在清末所有的新政举措中,公厕始终缺席。
即便是八国联军在北京实施了公厕制度,清廷也无意继承和延续。
近年来,颇多学者和著作谈及晚清新政,多惋惜其改革诚意被革命所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