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最凄惨的职业——“猪花”,女子十几岁就被贩卖出国,沦落为娼(2)

2024-03-24 14:22     搜狐

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沿用明朝“海禁”政策,严令禁止国人出海,并禁止洋人商人收买明朝女子。但1840年的“鸦片战争”,彻底打开清政府国门。之后国内战乱不断,百姓们更是苦不堪言,很多人都吃不上饭。在此种情形下,很多欧洲人就看到了“商机”,以出国打工,淘金为借口,将很多的中国百姓骗上了他们的船。

男的为“猪仔”,女子则为“猪花”,而且他们都被明码标价,例如1853年,英属香港的猪花价格是40大洋,且这些女子的年龄都在10到15岁之间。此外“协义堂”从1852年开始拐卖女子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每人50大洋的价格收购,不过在美国交货的时候每人是1000大洋,从1852年到1873年,“协义堂”一共卖出了清朝女子6000余人。

这些人被贩卖到他国后,男的大多去做苦力,女子则一部分以高价卖给了当地的中国男性,而另一部分被强迫成了当地的妓女,也就是“猪花”。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