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积淀使得酒清香四溢,也使得历史芳香醇厚。时间的长河在不停的流淌,历史也在不停的发展。让我们一起来品鉴和回味,曾经我们不知道的那些故事。
在中国古代,一个王朝的建立,总是离不开功臣的帮助,但是在建立王朝以后,皇帝就会忌惮那些功臣的权力,怕他们造反等到朝廷稳定以后,就会想方设法去解除他们的兵权。刘邦和朱元璋都是通过"诛杀功臣"的方式,而赵匡胤就不同了,他是以"杯酒释兵权"收回了兵权,但是最后却也因为他一个小疏忽,王位未能延续。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早年所处的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后汉初年,赵匡胤到处游历而没有遇到住的地方,便在襄阳一座寺庙里住下。有一个老和尚善于看相,看到他之后说:"我把我所有的全部资助给你,你往北去会有奇遇。"赵匡胤往北去以后,于乾祐元年投身后汉枢密使郭威帐下,参与征讨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屡立战功。
后周建立后,赵匡胤始入宦途,受柴荣(后周世宗)器重,于征伐南唐时屡建战功。柴荣病重时,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 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大军回京后,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
在北宋建立以后,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禁军军将也黄袍加身,使类似澶州兵变和陈桥兵变的历史剧重演,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中发表意见,威胁利诱双管齐下,暗示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