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有五个都城,但辽国的皇帝们却并不住在都城里(2)

2021-09-06 07:13     360kuai

东、京、西京,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缮使用的。东京(今辽宁省辽阳),神册三年修缮,天显三年(928)升为南京,重熙十三年(1044)改为东京。东京周围30里,开八门。南京(今北京)幅员二十五里,东南西北各开两门。西京(今山西大同),周二十里,开四门,辽道宗时建华严寺安放诸帝石像、铜像。大同的华严寺在辽代是辽代皇帝的家庙,是供奉祭祀他们祖先的地方。五京之中,只有南京(今北京)、西京(大同)为原属于后唐时燕云十六州的汉族故地。五京分别设为五个道,五个京也就是辽代的五个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以游牧的契丹贵族为核心建立的辽代政权,虽然有五个京的建制,但皇帝与朝臣并不居住在这五京中。他们每年四季都巡幸于不同的地区,政治中心也随着他们的行踪而转移,皇帝的"行营"叫"捺钵"。"捺钵"又称"纳拔""纳钵"或者"纳宝",汉语的意思为"行宫"或"行在"。"捺钵"又分春夏秋冬四季捺钵。辽代初期,冬、春捺钵多在潢水、土河流域,夏、秋捺钵多在大兴安岭地区。辽圣宗耶律隆绪前期,因为对北宋的交涉需要,皇帝的捺钵也相应的南移,春捺钵多在鸳鸯泊(今天的河北省张北县安固里淖),夏、秋捺钵在炭山(今河北张家口坝上的闪电河源头)。天祚帝末期,东北与女真战事连年不断,被迫将捺钵移向西南方向的鸳鸯泊、西京大同一带。捺钵是辽代皇帝处理国事的场所,它才是辽国的政治中心。

另外,辽代五京分别设有五个道,五京情况不同,制度也不一样。辽代在契丹地区实行的是契丹制度,在汉地则实行源于唐制的后唐、后晋制度。契丹旧俗崇拜东方,所以皇帝的御帐坐西向东,而不像汉族那样"南面称王"。皇帝面东,左右两厢的官员朝臣分立南北,所以叫做北面官和南面官,南北两面以北为尚,也就是说北面官比南面官要尊贵一些。契丹官员称北面官,汉制官员称南面官。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