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子被当作货币物交换之前,代表货币作为流通的其他物品已经很多,且已经有超过4000年的发展历史。夏朝(约前2070~前1600年)是货币产生的萌芽期,到商朝时,货币正式出现。
当时的货币并不是黄金、银子、铜钱和纸币,更不会有电子支付,而是石头、贝壳、帛等。总之,种类很多,货币的计量单位也没有得到统一。
青铜器出现之后,铜币作为一种货币被流通,时间的推移,它逐渐取代了石头和贝壳,而帛则到了唐朝之后才消失。
秦朝的统一对于货币的影响非常大,秦王朝规定,统一全国的货币和其计量单位,全国36句只允许流通秦国时代的"秦半两"。从此,统一的货币第1次在我国出现,汉朝继承了秦朝的这个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流通"五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