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不入八分辅国公这个爵位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设置这种爵位?

2021-10-09 13:19  360kuai

清朝的很多爵位,听起来都很奇怪,而最奇怪的应该就是"入八分某某某"或者"不入八分某某某"了。那为什么会设置这种爵位呢?

最初,"八分"是指清朝入关前的部落联盟时代,八旗狩猎或打战回来,所得猎物或战利品分为八份,每个旗有资格的贵族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等级参与到分配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的身份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贵族的一种等级,称为"入八分"。

清朝的宗室男性爵位分十二等:和硕亲王(亲王)、多罗郡王(郡王)、多罗贝勒(贝勒)、固山贝子(贝子)、奉恩镇国公(镇国公)、奉恩辅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从贝子以上的四等,全是入八分的;镇国公、辅国公就有了区别,有些入八分,有些不入八分;将军这一级的,没有入不入八分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