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文化中,“竹子”为何能长盛不衰(2)

2021-07-16 12:16     历史大学堂

《广韵》云:"筏,大曰筏,小曰桴,乘之渡水。"竹子重量轻、韧性强、浮力足,用它做成的竹筏,具有制造简单、稳定性好、装载面积大、易过急流等特点。《水经注》记载:"涪江有笮桥。"说的正是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连结两岸的安澜索桥。"笮"意指竹索,是古代川西建造索桥的主要材料。竹子深植生活,无形中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

高雅之实竹子既能"下里巴人",也能"阳春白雪"。距今6000多年的半坡遗址中,考古专家就发现了很多竹编印迹。人们化竹为篾,编织缕、箩、篮、筐、箕笈、席等实用器。笾是在王室飨宴和祭祀时必备的竹制礼器,据《周礼》记载,在祭祀活动中,必备盛放各种干肉、果品、食物的"四笾之实"。

以竹笛、竹萧、竹笙、竹板、竹琴为代表的竹制乐器,统称为"丝竹",在古典音乐中被列为"八音"之一。《礼记》载:"金石丝竹,乐之器也。"春秋时期,秦穆公之女弄玉留下了"吹箫引凤"的典故。丝竹之乐俨然成了高雅音乐的代表之一。

竹还促进了文化的传承。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每天阅读的竹简重量达120斤。唐朝中叶,竹简演变成竹纸,广受欢迎。时至南宋,竹纸质量大幅提升,导致盛极一时的剡藤纸走向了末路。明朝散文作家李日华在《六研斋二笔》透露:"竹纸上品有三:曰姚黄;曰学士;曰邵公。"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