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李秀成到底是忠还是不忠呢?(3)

2021-09-29 16:59  360kuai

他曾再三批评天王"一味靠天"、"言天说地",对天王一味信任"同姓王",而竭力排斥异姓王的做法更是深为不满。同时他在供词中对洪氏宗亲也是很不满,直斥长次兄是"佞臣"。他在供词中还反复抱怨天王"不信外臣"、"不问政事"、"不用贤才"、"立政无章"。结果就是"谗佞张扬,明贤偃避,豪杰不登,故有今之败"。

据说,李秀成在写供词的时候,是被困在囚笼中的,既有死亡的威胁,又冒着酷暑,可谓恍若隔世而百感交集。他当时以大约每天7000字的速度撰写,据说当写到3万多字的时候,甚至用完了纸,写坏了笔。这种境地,李秀成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后人是很难想象的。人生至此,有求生的愿望也是正常的。因此,他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人生的渴望,他还只是壮年之人啊。

其实,他虽有侥幸,但知道自己是必死无疑的,他当时写到"死而足愿,欢乐归阴"便是写照。一个满怀抱负之人,却被困在囚笼之中,行之将死,是何心情?谁人可知?

所以,个人认为,李秀成这所谓对太平天国事业不忠的"历史污点",应当是老谋深算的曾国藩,利用其人性的弱点一点点诱导出来的。所以,单凭一本李秀成的供词残本,就妄下结论说他不忠,是不能让人信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