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乌克兰局势迅速升温的当下,并不打算隔岸观火,而是肩负起"调停者"的重任。就在马克龙言论引爆国际舆论之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宣布,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将于3月2日起,访问俄罗斯、欧盟总部、波兰、乌克兰、德国和法国,就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开展第二轮穿梭外交。
看着中国特使此行的路线规划,就知道目前乌克兰局势有多复杂,中方调停的难度有多大,尤其是马克龙的言论,让俄罗斯对西方的信任再次下降,中方想要在其中斡旋,需要联合各方共同努力,为谈判创建一个良好前提。
至于中方为何在此时开启"穿梭外交",外交部也给予了回应。毛宁表示,俄乌冲突已经经过了两年,战事仍在持续延宕,当前最紧迫的就是恢复和平,早一天开启和谈,损失就会减少一分。在过去两年来,中方从未放弃劝和促谈,一直在与俄乌在内的各国深入沟通,为应对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
同时,毛宁还强调,中方此前专门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派中国特使穿梭斡旋,推动以和平方式解决乌克兰问题,中方没有袖手旁观,没有拱火浇油,更没有从中渔利。
事实上,对于乌克兰问题,中方始终采取一贯态度,秉持着中立立场,然而,由于中国拒绝制裁俄罗斯,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一直妄图在乌克兰问题上,将中国和俄罗斯绑定,给中国扣上"援俄"的帽子。
然而,早在去年,中方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就明确表明了中方的态度,为劝和促谈指明了方向。只不过西方推动俄乌冲突的目的,本就是借乌克兰之手削弱俄罗斯,只要西方不松口,解决乌克兰问题就难以得到有效进展。
俄乌和谈困难重重
那么,想要解决乌克兰问题,该从哪个方向突破呢?其实目前乌克兰局势,面临着两大难点:一是俄罗斯将乌东四州纳为了本土,这点乌克兰方面难以让步;二是战后乌克兰的重建问题,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共同帮助。
所以谈判的前提,是先促进双方停火,确保局势不会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然后在双方各自重视的问题上沟通,尽可能达成共识。这一过程很艰难,进程恐怕也不会很快,但在中方的斡旋下,至少是往积极的方向发展,有了开头就会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