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分享来自慕安会的现场感受:忧心“双输”,寄望“双赢”?(2)

2024-02-19 09:13  北京日报客户端

忧心"双输",寄望"双赢"?

2月16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新华社记者 张帆摄

今年,总部设在北京的全球化智库(CCG)继续应邀在慕安会上举办官方边会,聚焦地缘政治大国时代的气候合作。

全球化智库(CCG)秘书长苗绿对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说,慕安会报告各个章节基本都涉及到中国,已经说明与中国相关的问题是慕安会上一个很主流的话题。中国高级别代表发表演讲介绍中方立场,西方国家的代表事实上还是都很期待的。

"慕安会的报告一直都带有偏见,但今年我觉得要好一些。"苗绿指出,今年的报告题为"双输?",其中的问号体现出了对当前全球走向"双输"方向的质疑。"他们肯定还是希望'双赢',而双赢、合作一直是中国对待国际问题的主要立场。"苗绿说,今年慕安会报告企盼"双赢"、忧虑"双输"的暗示,证明了中国观点立场的"先见之明",而西方国家意识到世界已经被引向了一个消极的方向,某种程度上有些"撞了南墙"的意味。

与《报告》同时发布的慕尼黑安全指数是一项面向全球的民意调查,其中包含对诸多热点议题和相关国家的态度,在《报告》中被频繁引用。然而,这一调查仅在七国集团(G7)成员国和除俄罗斯外的四个金砖国家(BICS)进行。

刘作奎指出,今年慕安会报告仍旧把国际秩序受损、运行不畅的责任归咎于外部因素,没有意识到当今世界可能走向"双输"有西方国家自己的原因,例如不合理的社会福利制度、移民难民、政治民粹化等问题,逃避责任和转移注意力的意图很明显。

"《报告》本身的逻辑漏洞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靶子,让我们在正式发表看法时指出他们的问题。"刘作奎说。

俄乌冲突仍是关注焦点

与2023年相比,今年的慕尼黑安全指数中,西方国家民众对俄罗斯的担忧明显下降,只有日本和英国民众仍将俄罗斯视为头号威胁。西方民众最担心的问题多与气候变化有关,而德国、法国民众最担心的问题已转变为极端恐怖主义。

不过,当俄罗斯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死于狱中的消息在2月16日慕安会首日传出后,会议现场照旧响起了强烈的对俄罗斯的批判之声。

泽连斯基在17日发表演讲时再次受到热捧。针对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日前"将'鼓励'俄罗斯攻击他认为未履行财政义务的北约盟国"的言论,泽连斯基回应说,"已准备好将特朗普带到前线,将向特朗普展示'真正的战争',而不是在Instagram上"。

同日凌晨,乌军新任总司令瑟尔斯基宣布,乌军从已经历数月争夺的东部重镇阿夫杰耶夫卡撤军。乌方表示,撤军是由于"严重的弹药短缺"。

"慕尼黑安全报告中提到了西方的'战争疲劳',也对继续援乌表露出一定的悲观情绪,尤其是美国大选即将举行的情况下,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表现很多忧虑。"刘作奎说,在慕安会的"创新之夜"场次中,西方嘉宾提到希望通过军事技术创新在战场上取得进展,他们已经意识到,单纯靠对乌援助、撒钱是难以赢得这场冲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