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CFO:若能经受住中国企业的挑战,我们在哪儿都能成功

2024-04-16 15:00     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4月14日至16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对中国进行自上任以来的第二次正式访问。作为今年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他所率领的重量级德国商业代表"天团",更足见中国作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重要性。

西门子企业负责人是随行高管之一。据英国《金融时报》当地时间14日报道,正值德总理访华之际,西门子首席财务官拉尔夫·托马斯(Ralf Thomas)接受采访指出,德国企业指望短期内摆脱对华依赖是不切实际的。

他反问道:"全球价值链是在过去50年中建立起来的。要多天真才会相信,这一切可以在6个月或12个月内发声改变?这是一个需要几十年时间的问题。"

报道称,西门子此前曾多次为其在中国开展业务进行辩护,并宣布有意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托马斯表示,西门子公司已经做出决定,"不能在中国缺席",否则它无法承担此举的后果。

他还补充道,中国本土竞争对手的强势崛起将会是西门子所要面对的一个挑战。但他相信,"如果你能经受住中国厨房的炙烤,那你在其他地方也会取得成功"。

西门子首席财务官拉尔夫·托马斯/资料图 图自视觉中国

《金融时报》报道称,在托马斯发表上述言论之前,德国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自2022年以来,德国企业在所谓的"降低对华风险"和减少关键进口依赖方面进展甚微。

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8日发布的最新报告,尽管德国努力向其他市场多元化拓展,但在一些产品和原材料方面仍高度依赖中国。2022至2023年期间,德国从中国的进口总量减少近五分之一,但一些产品类别所占份额几乎没有变化,其中包括化学品、计算机和太阳能电池。

报告写道,"德国这些产品的进口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中国。在某些产品类别,比如药品和稀土,类似钪和钇,德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甚至有所提高。"

德国统计局数据还显示,中国是德国最大的单一贸易伙伴,2023年两国之间的商品贸易额达到2540亿欧元。这种紧密的贸易关系从大众汽车和巴斯夫等德国最大的集团延伸到该国各中小型企业,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该国经济实力的支柱和全球化的典范。

虽然此行是在柏林起草所谓"中国战略",企图敦促对华"降风险"和减少对中国的经济敞口后的首次访华行程,但一名德国政府官员对《金融时报》表示,"如果认为本届政府的意图是希望减少对华贸易,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希望继续扩大对华贸易,同时考虑到降低风险和经营多样化的需要。"

他补充称,"我们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想封闭自己,但我们希望建立平衡的伙伴关系。"

4月15日,朔尔茨在金融中心上海继续他的中国之行,并与同济大学学生见面 图自IC Photo

另据德国《图片报》13日报道,作为总理,朔尔茨从来没有访问过一个国家这么长时间,他此行关乎德国的未来、经济、就业和增长。陪同出访的是德国最重要的企业老板们,政府专机乘客名单堪称"德国企业名人录",这表明企业管理层和政府都认为"没有中国就行不通"。对于德国日益疲软的出口经济来说,中国庞大的销售市场是必不可少的。

年初,中国德国商会发布的《2023/24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也显示,91%的受访德企表示继续扎根中国,与去年的调查相比增加了2%;78%的受访者预计未来五年其行业将持续增长;54%的受访者计划在未来两年增加在华投资,其中79%的企业表示,这是保持在华竞争力所必需的。

德媒指出,尽管德国政府和企业喜欢谈论"想要减少对单个国家的过度依赖",但现实是,德企对华直接投资在2023年升至高点。在与中国打交道时,朔尔茨受到来自美国、法国、欧盟委员会和绿党的施压,被要求对华采取更强硬措施。但是另一方面,德国经济希望这位总理能够聪明地为德国企业谈下一个好条件。

一些媒体在报道中提到德国政府鼓吹对华"去风险",跟风炒作中企"产能过剩"以及德国企业在华面临"不公平竞争"等问题,但不约而同指出,朔尔茨希望通过这次访问来加强经济关系。

朔尔茨15日表示,德中合作不仅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更涉及全球未来。在创新技术研发、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开发、贸易与投资等领域,德中需要进一步拓展合作。同时他还表示,德国市场欢迎中国汽车,"欧洲市场必须与中国汽车展开开放、公平的竞争"。

4月1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宣布朔尔茨访华行程时指出,建交半个多世纪来,中德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两国高层交往密切,务实合作持续深化。中方始终视德方为合作共赢的重要伙伴,支持德国在欧洲和全球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德从彼此发展中获益,惠及两国人民,同时引领中欧关系行稳致远,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

"今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方愿同德方以此访为契机,增进理解信任,深化务实合作,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求同存异的原则,推动中德关系取得更大发展,共同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发言人说。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