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买的海景房,现在一套8万没人要(4)

2023-12-05 16:18     澎湃新闻

等到这些买了房子的人回到家乡,又照搬房产中介的话术,向身边人转述银滩有多美、投资前景有多好、养老有多合适。一件事如果光是广告上宣传,可能大部分人还抱有疑虑,可如果身边的人都绘声绘色地讲起来,相信也不是那么难了。

父亲当年就是这样,身边好多同事亲戚都在银滩买了一套甚至多套房,再加上没事儿就收到几张传单,几年下来,"乳山银滩"这四个字已经悄悄入侵了他的脑子。

傍晚,银滩的沙滩上空荡荡丨作者图

心动没多久就变成了行动。夏天一到,市里来了几辆看房团的大巴车,宣称"免费到银滩玩,吃出玩全包",直接开进小区,把本身就动摇的父亲拉进了坑里。父亲点着烟说,当时上大巴车一看,都是他脸熟的人,戒备心就放下一半了。加上导游还特别好,嘘寒问暖,动不动给一个小礼物,所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就进入了全身心交付的信任状态。

最后的一丝不确定,也在下车看到大海的那一刻消失了。眼前的景色和宣传单上的一模一样,身后的房子也建好了,不存在烂尾的可能。一切的一切,都和身边人以及房产中介说的一样,都是真的。

尽管并没有学校、医院、公园等配套措施,但问就是还在路上。上头的父亲不自觉地相信了中介画的大饼,觉得这一系列承诺会像眼前的风景一样,日后全都实现。因此,看房团才带大伙走了一个小区,父亲就急不可耐,甚至没有打电话回家商量,直接掏出存折要买下梦中情房。

尽管后来,当年和父亲一起在银滩买房子的人,无一不是后悔的。

罗叔和我们家境差不多,是父亲多年的好友,俩人还专门买的一个小区。在原本的计划里,他们应该每年夏天一起带着家人去银滩度假。可除了买完房的第二年,罗叔自己去装修过一次,剩下的十几年就和父亲一样,再没有去过,也很少谈起。两位老友在这时达成默契--假装自己从来没有来过银滩、从来没有买过房、从来没有上过当。

父亲说,这次我们来银滩前,罗叔还专门交待,如果我们家的房子卖出去,也帮忙把他的房子挂上。只是罗叔在得知收房的价格情况后,同样不舍得骨折出售。这两套比肩而立的房子,似乎还要继续彼此"陪伴",在银滩无尽地等待不会过来的主人。

不同于父亲和罗叔的优柔寡断,身边还有几位在银滩买过房的人,早几年对着中介拦腰砍半的出价,咬了咬牙决定卖掉。母亲说起他们的名字,我都有些耳熟,没想到他们这么有魄力和决断。母亲说,当年她也是听到他们卖房的决定,和父亲商量过,可是一想到"半价不到",还是只能摇摇头叹息。

现在再想起来,母亲忍不住难过:"早知道当初就咬咬牙卖了,几年前还十五万,现在才十五万的一半,啧,怎么会跌这么狠!"

"那要不就这个价卖了?谁知道过个几年是不是八万的一半。"我试图照比例换算,得到的却是母亲的一记眼刀:"乌鸦嘴!怎么可能四万!你看看现在路上挂的那些房子,哪个是这个价?现在八万已经是最低价了好吧。"

我没有接话,心里却忍不住想,几年前大家似乎也是这么觉得的。

什么样的人,会选择留在银滩

我本以为在银滩买房子的人,必定都和我们家一样,是上当受骗。却在某天忽然发现,竟也有主动住过来的。

我们房子的隔壁,住了位老爷子,开门碰面时,他两个眼睛瞪大,惊呼出声:"你们是这户的?稀奇了,这么多年了,第一次见到是谁。"

一问才知道,他已经在银滩生活了将近十年,无论春夏秋冬都在这里度过。"您就在这儿住着,一直都没回去?冬天这边不通暖气,多冷啊。"我十分疑惑。

大爷乐了,告诉我他在来银滩前查出了三高,却在银滩生活了几年后,指标恢复正常。"我每天去海边走走,和人聊聊天打打牌,就都没事儿了。尤其是我那脂肪肝,我以为就几年的命,现在还活得好好的,这可是银滩救了我一命,我不在这儿去哪儿?"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