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德大使:希望欧洲在看待电动汽车和华为5G问题上展现更多开放和自信

2023-09-30 16:29     观察者网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网站9月28日消息,吴恳大使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四周年招待会上进行致辞:

尊敬的克勒前总统和夫人,

尊敬的各位联邦议员,

尊敬的各位外交使节,

亲爱的同胞们,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欢迎大家出席今晚的招待会,与我们共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四周年华诞。在此我也对长期关心、支持并积极致力于中德友好与合作事业的两国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敬意!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74年前,新中国在一个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下诞生,在旧冷战的阴霾、意识形态对立以及外部封锁围堵中开始了艰难的重建进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通过艰苦奋斗积极进取,以开放合作拥抱世界,不仅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也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工业国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从一个积贫积弱的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经济发展引擎。

我时常忆及36年前自己作为一个年轻学子来到德国留学时的情形,德国发达的工业和繁荣的经济同当时的中国形成强烈反差,也让我非常期待自己的国家有朝一日能取得像当时德国那样的发展水平。令我欣慰和自豪的是,中国人民和德国人民一样,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不仅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得以实现,今天的中国也拥有世界上最大和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当然我们不会忘记德国和欧洲在中国改革和发展中所给予的支持与帮助,特别是那些长期致力于推动对华合作的企业、机构和人士,你们是中国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而中国的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欧洲和德国的经济繁荣和福祉,中国成为很多德国企业重要的增长和盈利市场。

今天的中国不再是百年前孱弱的中国,自我封闭的历史教训和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也让中国更加坚定地继续走开放、合作、共赢之路。中国近两百年的发展史更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告诫世人,自我封闭只会失去世界,最终也会失去自己,保护主义带不来繁荣和安全,最后什么也保护不了。始于45年前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取得一系列巨大成就的制度性密码,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将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中国始终从合作与伙伴的角度看待德国和欧洲,我们也希望"伙伴"能继续成为欧洲和德国看待和发展对华关系的优先定位。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的发展不仅会为世界经济做出贡献,也会为德国和欧洲开启更多机会之窗。

女士们,先生们,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当年留学期间德国教授、同学以及普通民众的友善给我留下温暖的记忆,也在我内心种下了中德友谊的种子。中德关系在过去50多年时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双方的交流合作几乎覆盖所有领域,数千家德国企业和机构活跃在中国市场,中国也已连续多年成为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我也高兴地看到,很多当年像我一样的中国留学生今天都活跃在中德合作的各个领域,以不同的方式为促进中德合作与友谊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今天有4万多年轻的中国学子在德国留学,我相信他们未来也都会成为中德合作与友谊的使者,希望德国政府和社会能继续以开放的心态而非怀疑甚至戒备的眼光看待来自中国的学生和学者,我们需要在两国年轻一代心中播下更多友谊的种子,他们不是风险,而是未来两国关系的建设者。

疫情3年让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受到很大限制,也增加了彼此间的隔阂与认知差异,双边关系亟需注入新的动力。在当前这个充满全球挑战的时代,对话与交流的重要性从未像今天这样突出,我们必须保持国际联系与合作,致力于增进互信和交流,而非相互猜疑和对立。今年6月举行的中德政府磋商为全面重启两国各领域对话与合作打响了发令枪。作为政府磋商的重要成果,本周二中德第四轮高级别安全对话在柏林成功举行,本周末双方还将举行新一轮高级别财金对话。两国立法机构交流也在加快重启,我们也期待中德对话论坛能继续成为促进互信与合作的平台。今年以来,中国已陆续推出多项促进人员往来便利化的措施,大幅简化了签证手续,并对不少签证种类采取暂停采集指纹要求。

很多德国朋友因为疫情已有好几年没去过中国了,我建议并欢迎大家抽时间再去中国看看。如果只是凭借媒体报道或二手甚至三手信息来认识中国,对中国的认知就会有失偏颇,更难言客观。近段时期,一些欧洲智库和所谓中国问题专家抛出了很多唱衰中国经济的文章和观点,甚至把中国塑造为世界经济"风险之源"。当然,我也知道,德国目前遭受的唱衰压力不比中国小。坦率讲,"产能过剩论"、"债务危机论"到"经济失速论"、"中国崩溃论",这些论调始终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早在多年前,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就曾将所谓"中国崩溃论"列入十个最糟糕的预测,一同上榜的还有"2012世界末日"预言

这几年,各国经济恢复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疫情"疤痕效应",在进入平稳恢复阶段之前出现波动是普遍特征。在世界经济复苏整体乏力背景下,中国也不可能独善其身。但即便如此,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5%,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世界银行、经合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预计中国今年能够实现5%的增长目标,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将超过1/3。以中国当前经济体量,即便保持5%的增速,每年也相当于增长一个荷兰,三年增量相当于一个法国。我完全赞同一位德国企业家的看法,放弃中国市场就是同机遇和增长告别。

女士们,先生们,

理性务实不是天真,在这个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世界,理性和信心同样重要。当变革之风吹起时,有人砌高墙,有人转风车。面对百年变局和"时代转折",以及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忧患和风险意识是必要和有益的,我也理解在疫情和地缘政治危机双重冲击下德国各界的安全担忧,但不能因害怕变化和竞争就迷失方向、壁垒高筑。德国那句老话"害怕不是好顾问"富有哲理和现实意义。德国博世公司创始人曾说过,"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想要保持持久和进步,没有比缺乏竞争者更糟的了"。我认为,这种面对竞争的积极开放心态是德国众多知名企业长久不衰的重要秘诀,因为"吹灭别人灯,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竞争与风险之间不必然划等号,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不合作才是最大风险。我们希望欧洲在看待电动汽车和华为5G问题上展现更多开放和自信,中方也愿在互利共赢基础上继续深化同欧洲和德国的合作。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有个成语叫"双喜临门",除了即将到来的国庆节,明天还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这是个象征收获和团圆的节日。中国国庆节2天后是德国的国庆节,可谓"好事成三"。在此,我祝愿在场所有的中外嘉宾都能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佳节。

最后,我提议:

为中德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谊,

为各位来宾的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

干杯!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