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天坑专业”受害者改行卖烤肠,摆摊人中有会计、建筑师和文员(3)

2023-02-21 11:04  今日头条

相较于这些得不出最终确切答案的对比,不少网友逐渐在讨论当中发现了这件事的本质--

"把现职业拿来和摆摊对比,说明现职业已经输了。"

这句话的意思,并非是瞧不起摆摊,反而是瞧不起自己的现职业。

意识到它所谓的光鲜亮丽其实虚假无比、一戳就破。

社会刻板印象中,默认坐在办公室、西装革履的白领工作优于风餐露宿的摆摊。

而当一个人开始跳出刻板印象,认真地对比白领工作与摆摊工作的收入优劣、自由度优劣、工作强度优劣。

说明此时对他而言,现职业施加在他身上的压力与摧残,已经快临近一个人能忍受的、崩溃的边缘。

因此他才会逆社会时钟而行,当所有人默认稳定最好、体面最好的时候,认真思考要去选择摆摊这样一份不稳定的工作。

03

"全网同行都盼着你转行成功"

豆瓣上班组里,曾经有人提出一个"伪白领"的概念。

把行政、文员、销售、中介等这类替代性较高,能学到的硬核知识相对较少的职业称之为"伪白领"。

并激情吐槽,认为这样枯坐办公室还不如去学门手艺、比如能包包子、修电器,不少人自嘲附和。

不少转行摆摊人所处的行业,或许就符合打工人自嘲的"伪白领"定义:

它在工作形式、社会认知中十分体面光鲜。

但在实际中,却难以为身处其中的打工人提供体面生活所需的薪资支持与情绪支持。

看到同行摆摊卖鸡蛋汉堡后,不少会计发帖称自己正打算辞职、或已经辞职,开玩笑说要加入鸡蛋汉堡协会。

他们细数了自己的辞职理由:

工作太过劳累、上升空间太小、多年来薪资涨幅不明显,而低气压的工作环境潜移默化地让自己对生活丧失期待。

称自己上班时"人模狗样"、一身正装,下班后却空虚麻木,多年未涨的工资也令自己"薪尽自然凉"。

转行摆摊的其他行业人员给出的理由与这些帖子大体相似:

劳累,但不管是薪水、前景还是低沉的精神状态,都让自己觉得劳累得没有价值。

比如一位前建筑设计师对工作的吐槽是:

"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从本科开始我们就这么累,后来才意识到,建筑设计的成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东西。"

在这当中,建筑打工人很容易被无限地卷入不被认可、难出成绩的内耗。

谁都知道,工作稳定、有五险一金当然是好事。

但同时备受压力摧残的打工人们,总会在某一刻产生宁愿放弃稳定工资,也要逃离耗尽心神、看不到未来的工作的想法。

逃离常年来作为社会螺丝钉,随时有可能被后来者取代的恐惧。

那位会计转行卖鸡蛋汉堡的博主发布的帖子底下,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评论:

"全网会计人都希望你成功!"

处在"伪白领"困扰中的人们,其实心底都知道,辞职后摆摊只是个例。

但相比于看到成功跳槽到更好行业、更好单位的幸运例子,大家更希望看到摆摊人的成功。

因为它似乎意味着,哪怕自己彻底抛弃过往,也能凭借双手养活自己,生活不是没有退路。

在那个属于自己的小摊子上,不会再有领导挑刺、客户质疑,不会再有35岁危机、早八晚十二点的诅咒。

是好是坏,全凭奋斗。

这类转行摆摊的帖子底下,唯一格格不入的一类留言来自学生党。

打工人们义愤填膺,控诉着本职业干不下去迟早辞职摆摊。

而正在学生党,却依旧在为了加入该行业、找到一份工作而苦苦努力,盘算着保研考研能否成功。

比如会计圈内自我调侃"归宿是鸡蛋汉堡、保洁与保安"时。

圈外,依旧有不少人羡慕着会计这份职业,认为会计不愁工作。

两群人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构成了某种职业围城。

在城里头的人想出来,思维上已经把自己的职业城楼炮轰了一通,只是行动上受限于生活,还不敢随意闯出城门。

而城外找不到归宿的年轻人,挤破了头想进来。

可仔细想想它也不算什么围城,因为城里城外的人们,终究是同一类人:

想要在漂泊社会中,给自己找到个归宿的普通人罢了。

忙着考研找工作的学生们,还没找到自己能够依靠的第一座浮岛;

而打工人们,则是忙于在脚下的浮岛沉没之前,找到下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