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缉泽连斯基,俄罗斯有何用意?(3)

2024-05-06 10:51     中国新闻周刊

一个"不能输",一个"输不得"

乌克兰的选举也牵动着华盛顿的神经。此前,美媒就曾分析说,乌克兰选举与否牵涉到前线战况,也关系到美国对乌援助。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此前披露,一些共和党人已开始将矛头指向乌克兰总统选举议题,试图以泽连斯基总统任期将于5月结束为由,扣住对乌军援。但这是一个很"缠绕"的问题,不举行选举就得不到美国的援助,但反过来,没有美国的援助,泽连斯基在连任方面将遭遇巨大挑战。

进入4月下旬后,局势逐渐明朗化。4月24日,拜登签署了一项价值950亿美元的国家安全一揽子计划,其中610亿美元指定用于乌克兰,并通过立法为美国迅速恢复向基辅运送武器扫清了道路。拜登4月24日在白宫说:"我将确保立即开始运输……我们将开始向乌克兰运送防空弹药、火箭炮系统和装甲车辆等设备。"

就在4月24日当天,美国官方透露,乌克兰首次开始使用美国秘密提供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的远程导弹系统,上周轰炸了克里米亚的俄罗斯军用机场,并连夜轰炸了另一个被占领地区的俄罗斯军队。长期以来,乌克兰方面一直谋求从美国获得这种新型导弹。与去年10月从美国收到的中程版本武器相比,这种新型导弹使乌克兰的打击距离几乎增加了一倍,达到 300公里。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表示,额外的 ATACMS已包含在拜登总统24日签署的新军事援助计划中,"我们已经发送了一些,既然我们有了额外的权力和资金,我们将发送更多"。

美国的这次"输血",在一定意义上对冲了莫斯科通过炒"选举"给泽连斯基造成的压力,让泽连斯基能稳住心神,度过眼前难关。目前,俄乌作为冲突的双方,一个"不能输",一个"输不得",进入了一种胶着和拉锯状态。泽连斯基5月3日在一次会议上说"与俄罗斯的战争进入了新的阶段",或与此有关。

在短时间内,尚难看到冲突的结束。对于美国而言,这场发生在欧洲的地缘政治危机重新激活了北约,通过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强化进一步稳固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而在亚太方向上也通过"北约化"将日、韩、澳等国家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囊括进自己打造的安全架构内,甚至在传统上主要受俄罗斯地缘政治影响的中亚地区也开始出现了安全结构的"去中心化重构"。

因此,在俄罗斯看来,现在应该抓住机会利用乌克兰内忧外困迫使乌克兰"失误",从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直言泽连斯基"面临选举的压力和焦虑",到普京在回应俄罗斯是否愿意应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要求在乌克兰停火时说"我们支持和平谈判,但不能只是因为敌人的子弹快用完了",都清晰传递出了对乌克兰当前正处于内忧外困的一种判断。在普京看来,现在和谈只会让乌克兰获得喘息机会,"重新武装起来"。

俄罗斯并非首次通缉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和高官。今年2月13日,据塔斯社援引俄罗斯内务部数据库信息报道,因涉嫌拆除和损坏苏联士兵纪念碑,爱沙尼亚总理卡娅·卡拉斯和国务秘书泰马尔·彼得科普被俄方通缉。俄内务部当天还发布声明说,因同等理由,立陶宛文化部长西蒙纳斯·凯里斯也被列入通缉名单。而自2022年2月"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以来,俄罗斯已对多名乌克兰政治人物发出逮捕令。

在实力仍是国际政治主要"硬通货"的今天,法律上的通缉往往有着法律之外的逻辑。现在通缉泽连斯基,还能生成一种新的战争责任叙事,把责任聚焦于泽连斯基,借此把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矛盾,替换为俄罗斯与泽连斯基的矛盾。这样可分化乌克兰内部,为俄罗斯与其他乌克兰人开展对话开拓出空间。

乌克兰外交部则嘲讽称,俄罗斯的通缉之举"证明了俄罗斯国家机器和宣传的绝望","不知道还能拿出什么其他新闻理由来吸引关注"。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