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海上远距离机动火箭发射任务圆满成功(3)

2023-12-06 11:07     环球时报

据了解,捷龙三号可在一周内完成星箭技术准备、实施发射,是面向未来卫星星座快速组网发射需求而打造的一型"高性价比、高可靠,快履约、快发射"的固体运载火箭。在2024年,捷龙三号还计划执行5次以上的发射任务。

捷龙三号火箭发射升空(张敬宜 摄)

我国自主设计工业软件"大展神威"

在传统的运载火箭研制中,从方案研制阶段到工程阶段,再到火箭首次飞行试验,一般需要数年。而作为我国起飞规模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捷龙三号从立项研制到成功首飞用时仅20个月,这当中我国自主研发的工业软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工业软件是公认的工业制造的'大脑与神经',目前我国80%的工业软件却被国外'卡脖子'。火箭院总体设计部很早就认识到了工业软件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经过长期的系统思考、调研和定位论证,先后发布了三维地球仿真软件'天象'、飞行器弹道轨道设计仿真软件'天际',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软件 '天巽',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天行'等近10个自主可控工业软件。"火箭院一总体部十室高波副主任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称,此次捷龙三号的研制,"天字号"软件大展神威,例如使用"天巽"软件首次完成 "全数字风洞"试验,用"天际"和"天象"软件设计并优化弹道,以及用"天行"软件保障分离等关键环节的工程实现等等。

高波进一步表示,在捷龙三号的研制过程中,"天"系列软件的作用不仅是用"仿真试验"替代了"实物试验",还表现出了诸多传统"实物试验"所不及的特殊能力。例如在火箭整流罩"大头罩"构型引起的脉动压力和噪声环境技术攻关中,通过大量高保真的湍流仿真分析,证明了传统地面试验中几何缩比等效理论的局限性,同时给出了脉动压力量级和作用范围的天地差异规律。这是以往任何设计手段都无法给出的结论,充分体现了工业软件在未来运载火箭研制中的核心价值和独特的优势。

据了解,有了工业软件支撑的仿真技术加持,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总体地面试验压缩至11项,有效减少产品投产数量,缩短研制周期,节约研制经费投入数千万元。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