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期红衣炮自欧洲传入我国,在清朝初年发挥巨大作用(6)

2023-09-30 17:02     360kuai

明代后期,虽曾引进了一些西方先进的兵工技术,铸造了许多威力远大于传统火炮的红夷型大炮,企图加强军力,以保持其摇摇欲坠的统治。但由于政治腐败,导致军事无能,终于灭亡。

清统治集团入关以前,从宁远攻城失败的教训中,即开始认识到大炮的作用,把重型火炮作为军队的主要火器。特别是在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赖"大将军之力"攻下大凌河后,在对明军的作战中,"师行必携之",每次战役都使用这类火炮。如清崇德二年(1637年)攻占皮岛,清崇德七年1642年)攻占松山、锦州,清顺治二年(1645年)攻破潼关和扬州,第二次攻陷广州等战役,均借力于这类火炮。红衣炮的威力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以后,不论是铜炮还是铁炮,重量都逐渐减轻。如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铸造的铜炮,长3.1尺,重170斤,铅弹重19两。次年造的,长3尺,重140斤,铅弹15两。至雍正五年(1727年)铸造的铁炮,重仅45斤,装药14两,铁弹重28两。这类炮发射时,先从炮口点燃炮弹上的引信,再迅速点燃火门上的引信。炮弹到达敌阵时爆炸。射程的远近,依药量多少和发射角的大小决定。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铸造的铁炮,装药1斤,射程200到250步;加药2斤,可达300步;装药3斤时,则可达两三里。发射角在45度时,射程最远,高或低于45度时,射程亦递减。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门铜炮,是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铸造的。长69厘米,口径21.2厘米,火门为铁铸。炮身有满、汉铭文:"大清康熙二十九年景山内御制威远将军总管监造御前一等侍卫海青监造上。"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率军平定准噶尔叛乱时,曾使用威远将军炮,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清代前期还铸造过一种中型红衣炮型的铜炮,也称"威远将军炮"。山海关长城陈列的两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铸造。长1米,口径4到5厘米,有准星照门。炮身有满汉铭文:大清康熙五十七年景山内御制。

总的来说,从14世纪到17世纪,中国对火炮的研制是向前发展的,也能吸取国外的先进技术。但自18世纪之后到19世纪中叶,中国的造炮技术,不仅停滞不前,相反地反而有所后退。

所谓重型火炮,只不过是重量增大,质量却降低了。有些新造的火炮,一发射炮身就被炸裂,而且火药的质量也趋于粗糙。有时炮弹出口不远就落在地上。远远不能适应战争的需求。直到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中屡遭失败之后,才重新认识到兵工工业的重要性,开始创办制造近代化枪炮的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