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自我评价:仁慈善良,忠君护主,忧国忧民(2)

2024-04-24 16:02     360kuai

从对待敌人、叛徒之表现而言,李秀成貌似"不忠",实则不是。在《自述书》中,李秀成不但是一枚忠臣,还是"愚忠"之臣,堪愿为洪氏江山流尽最后一滴血,即使他从未得到天王信任与重用。"薛之元事变"爆发后,天王洪秀全下令封锁长江,派兵监督李秀成,拒绝他回京述职,俨然已经将其视为"叛徒"。结果呢?李秀成继续镇守浦口,拒绝清朝高官厚禄,洪秀全为此授予他忠王,寓意"万古忠义",还亲自书写这四个字送他。1862年9月,洪秀全起疑心,认为李秀成想割据苏南,借助湘军之手消灭自己,于是对其大骂一顿。李秀成呢?直接率30万大军回来勤王,还送家人进京充当人质,表明自己绝无二心。天京准备陷落时,李秀成拒绝堂弟建议,甘愿回来"陪"着洪氏一族。城池陷落后,为护送幼天王突围,将自己的好马让出,以致遭俘虏。就此而言,李秀成绝对是一位忠臣,日月可鉴。

忠于天王,还不是李秀成之最高境界,忧国忧民才是。兵荒马乱之时,忠臣各为其主;太平天国之将领,自然就要忠于洪秀全,为其拼杀疆场。被俘虏时,太平天国已经灭亡,李秀成没了"心理负担",不用再为洪氏江山操劳。此时,忠王李秀成将关注重点转移到"华夏之生存"上,转移到中华之复兴上。在《自述书》中,李秀成多次谈到"洋鬼乃华夏之首害","要以防鬼为主",建议曾国藩赶尽购置洋枪、洋炮,组建近代化军队,强化海防。为了从根本上实现强军,还得研究西洋武器,在本国开设工厂,实现军事工业化。如此,才能确保华夏安全,才能在强敌环伺之环境下生存下来。当然,李秀成能这么说,自然有其依据,即是在上海、江苏期间,屡次与西洋"打交道"之深刻经验。李秀成了解西方,也了解国情,算是为曾国藩献策了。

总而言之,就李秀成《自述书》之内容而言,忠王采用春秋笔法之方式,对太平天国诸侯王之评价都不是很高,认为他们都不是做大事的料,远远比不上谋略高深的曾文正公,这也是大清之鸿福。当然,李秀成对自己之评价却很高:心地善良,忠君护主,忧国忧民。可惜,自己生不逢时,否则定当有大作为。对此,各位又是如何看,忠王所言是属实吗?欢迎留言评论,一起长知识。

参考书目:《李秀成自述校注稿》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