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开国后杀功臣,为何没杀张良以绝后患?张良不愧是“谋圣”

2024-01-25 11:42     360kuai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这句金玉良言,道出了权力场中的艰危和凶险。

权力的至高无上,造就了君主的霸道与狠毒,那些忠贞之士,历危滔险,舍死亡命,以为护者是明主,保的是社稷,却不料大功告成之日,就是"兔死狗烹"之时,风云不测,祸端横生,在理想实现的"最后一公里"倒下,没有死在敌人的刀剑下,却常常死在自己人的暗算中,此种事例屡生屡现,寻常得很。

我们不禁要产生一个疑问:是君主太狠,还是忠臣太愚?或许两者皆而有之?"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十分吊诡的是,在纷繁的世事面前,很多人明明知道前面已经车翻人亡了,后来者依然不信鬼、不信邪,如飞蛾扑火,前赴后继,被当权者收拾得干干净净。

兵仙韩信

蹈火者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到底为了什么?是好人太好,还是坏人太坏?其实都不是,权力是把双刃剑,既可为善,又能作恶,于是,那些忠勇国士,每每在权力的利剑下化为冤魂,像韩信,勇冠三军,夺城无数,最后却连自己一己之命都保不住,让人不禁凭添叹息。

韩信被杀,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如刘邦的猜忌,吕后的凶残,但被喻为"兵仙"的韩信,自身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他只懂建功,不懂守成;只知进取,不知保身。自忖功劳是富贵的羽翼,忠贞是荣耀的护身,孰不知他虽有胜敌千军之谋,却无保家护己之策,进则一路神勇,退则手足无措,其根本原因,是他只懂"兵谋"而不懂"权谋",只会"阳谋"而不会"阴谋",最后落人口实、被君猜忌、横遭围剿、尸骨无存,还被"夷族",就连自己的家小都无法保全。

不但韩信,刘邦开国后还连杀燕王臧荼、韩王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异姓王,甚至还将彭越的尸体剁成肉酱,分赐位诸侯和功臣"品尝",真是呜呼哀哉!

所以,人要富贵长久、高位善终,当然不能靠刀尖上的勇气和马背上的豪气,人生最大的智慧,还在于知荣辱、明得失、能谦让、懂进退。

就比如"谋圣"张良,同是刘邦眼中的"汉初三杰",同样被刘邦倚为股肱,同样功高震主,同样面临着一次又一次与君主的矛盾和争执,但刘邦尽杀功臣,却没杀张良以绝后患。张良太会做人了,他能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中,做到有进有退,有为有守,不仅始终"不立危墙之下",还能积极进取,凡有所谏言,刘邦皆从谏如流,且始终给予由衷的感激和真诚的回报,这说明张良不单参谋参在关键处,做人也做到了刘邦的心坎上,最后功成名就,高位善终,实现了能力与结局的高度一致。

张良为什么这样会做人呢?因为,张良年轻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好师傅:黄石公,从师傅手中得到了一本旷世奇书:《素书》,张良不仅凭《素书》帮助刘邦取得了天下,还从中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确保了自己在尔虞我诈的权力斗争中远离祸端,安享富贵,一生平安。

一、张良的奇遇

张良,字子房,出身于韩国贵族,其祖辈父辈都曾任韩国丞相,显赫一时。秦灭六国,横扫中原,韩国作为出关之隘,首当其冲,成了秦国第一个收拾的对象,于公元前230年灭亡,"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灭了,家也就没了。在家破人亡之际,幸存的张良怀着国恨家仇,决定刺杀秦始皇,他散尽家财,广募高手,后联合一猛士,乘秦始皇出巡之机,在博浪沙(河南原阳县东郊)暗杀秦始皇,但因秦始皇太狡诈,结果让他逃过一劫,张良功败垂成,被通缉,不得不远走他乡,最后在距博浪沙数百里之远的下邳县(今江苏睢宁) 隐姓埋名,躲过追捕,暂时算是安定下来了。

谋圣张良

一天,张良在一座桥上闲坐,看到一位七八十岁的白发老翁颤颤巍巍上得桥来,走过张良身边,却掉落了一只鞋子,老翁斜眼看了一眼张良,说孩子,帮我捡起鞋子吧。张良捡起,老翁又说帮我穿上吧。张良又穿上。穿好鞋,老翁拈须一笑,扬长而去。

张良觉得好奇怪。便尾随其后,以观其详,想看看到底何方神圣。老翁见其有心追来,便对张良说,五天后,你在这等我。这让张良感受愈发神奇。

五天后,张良如约而至,没想到老翁早到多时,见面说训斥说,后生本该早到,却比老人还迟,五天后再来吧!五天后,张良鸡叫便起床出门,结果还是晚老翁一步,又被养伤一顿。再过五天,张良整晚未睡,披星戴月而往,终于先到,当老翁策杖而至看到张良后,不禁开心感叹:"孺子可教也!"

随后,老翁从袖中取出一本书给张良说:"熟读此书,将来保准可成帝王师。"

言毕,飘然而去。

黄石公

这个用心良苦的老翁,就是素有"下邳神人"之称的黄石公,他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和军事家,而黄石公赠给张良的那本书,就是被后人奉为圭臬的《素书》,黄石公三试张良,就是想让这本书遇到一个真正识相并能善用的人。

黄石公果然没看走眼,张良得到《素书》后,勤奋攻读,反复揣摩,得其精髓,最终辅佐刘邦成就了千秋帝业。

二、《素书》的至理

《素书》既如天书,难读;又是奇书,一通百通。所谓"千金易得,一书难求",而得到这种珍贵的书籍的人,要读懂、读通,则更是难上加难。

《素书》不厚,但字字珠玑,不仅有治国、带兵的知识,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和人生智慧,是安身、立命、进取的良箴。

高祖刘邦

张良有慧眼,有慧根,得到此书,如获知音,在其中体会到了很多平时看不到、想不到的通达之理,让他豁然开朗,后来奇谋迭出,建功无数,并且做到功成后全身而退,高位善终,此书的启迪是根本,功莫大焉。

那么,这本《素书》到底有什么"过书之处"呢?

我在书中选取六句简单的箴言稍作解说,管中窥豹,了解一个此书的特点和精妙所在:

1、慢其所敬者凶

不尊敬该尊敬的人,一定会给自己带来不快、不顺。人生在世,一要敬业,二要敬人。特别是对那些有过人之处的杰出者,不尊则看不到别人的闪光点,不敬也会学不到人家的长处优点,天长日久,则固步自封,这上自己给自己的人生道路设置障碍,要想通达,则如无楫之舟。

2、貌合心离者孤

人心不诚,则貌合心离,表面亲密无间,内心却心怀鬼胎,这样的人,一定会孤独终老,寂寂一生。人不可能单干成王,一定得有外力的支持,而得到外力支持的首要条件,是以诚待人,真心相示,否则你以鬼事人,人以鬼事你,你对人过河拆桥,人对你不一定落井下石,但至少会敬而远之,人生何趣?路在何方?砸到自己脚的,往往是自己搬起的石头。

3、略己责人者不治

忽略自己的责任而一味求全他人,这样的人没有领导艺术,更无领导风范,自然无法驾驭别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哪来成功的可能?一个常常把责任推给别人的人,本身就不具体领导他人的胸怀,更别望得到他人的敬服。

霸王项羽

4、自厚而薄人者弃废

人们总是待己厚而待人薄,对自己宽容,对他人刻薄,这是人性决定的。但自厚而薄人者往往会被他人抛弃,即使是一时之英雄,其事终将不竞,其人终走不远,这就是凡人与圣人的区别。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关键是能克己厚人,懂得反省自己,懂得谦虚待人,用内心的真诚,消除心灵的隔阂,斩断猜忌的樊篱,这样的人才能笑到最后,走到最后。

5、多许少与者怨

多诺而少与的人,往往会遭人埋怨,甚至怨恨。喜欢开空头支票,讲空话,表面信誓旦旦,背后无影无踪,这怎么能取信于人?得不到人家的信任,迟早会变成孤家寡人,帮人成事则成事不足,帮己做事则失信寡助,无论帮人帮己,成人成事,都将半途而废,走不很远。

6、贵而忘贱者不久

说"苟富贵,勿相忘"的人,往往在未富之时,终到了富裕的一天,忘得最快的,就是贫贱之交,这也是人性决定的,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也。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如此,身段放得越低的人,往往越高贵,让其真正高贵的,不是身份地位和权势,而是品质。

绝色虞姬

《素书》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在古代流行极广,深受帝王将相、志士达人们的喜欢,其原因是不言自明的。如果要使人生精彩,事业辉煌,《素书》是一把难得的利器,那些朴素的语言下,包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充满智慧,值得好好研究与学习。

三、张良善用《素书》

张良被尊为"谋圣",其智慧便来源于《素书》。但张良一直受到刘邦的尊敬,也被吕后倚为智囊,且在汉初风声鹤唳的斗争中安然无恙,并得以高位善终,更是得益于《素书》的指导。

张良

张良通过深研《素书》,深深懂得了许多朴素的人生道理,人谦虚,懂进退,不恃功而骄,不功高震主,替人着想,换位思考,在辉煌中内敛,在功成时谦让,不会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好形象、好名声,都毫无保留地一一换成功名利禄,他总是留一手,退一步,正是这样,他才走得更好,走得更远,正如南方人插禾,有时候看着是退步,实际却是向前,正所谓"退步原来是向前"。

刘邦曾经不无感慨地说: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足见张良、萧何、韩信在刘邦心目中的地位,但三人中,韩信被剪除,萧何多次遭到刘邦警告,唯独张良,不但没被疑过,而且一直待之如兄长,尊敬有加。为什么?盖因张良最会做人,最懂人生至理。

刘邦平定天下后,大封功臣,那些凡有尺寸之功的人,皆争长论短,喋喋不休,只有张良不争。不但不争,刘邦主动他选择齐地三万户,让他"吃点菜",要封他万户侯。张良不要,他只选择了一个小小留县,当了一个小小的留侯。这说明他谦让,水满则溢,莫把便宜占尽了,留一些空间给人家,自己才能进退自如。这也是刘邦始终没有对张良猜忌的原因之一。

不得善终的韩信

张良从不贪权恋位,尽管刘邦和吕后都把他当作最高级的心腹,但他不以此来换富贵、权力,而是坚持原则,坚持内心,有为有守,有进有退。晚年,他更是挣脱了权力的争斗,超然物外,云游四方,做了一个富贵的旅行者,快乐终生。

司马光曾对张良赞叹道:"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张良)有焉!"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