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正史上的六大名将,周瑜排第五,张辽排第三,前两位分别是谁

2024-03-02 12:02  360kuai

《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位列我国流传度最为广泛的古典小说行列,它以历史上的三国时代为背景进行改编,描绘了一个无比精彩的群雄并起时代。但如今很多人只读过三国,而没有读过正史,就误将小说作历史,要知道的是,正史上的三国与小说中的三国并不是一回事。

在小说中,两军交战往往会让将领在阵前单挑,而武力值高的一方会轻松将对方斩于马下,大将手下的兵卒们也会趁着气势正旺向前冲锋,将敌军给杀得七零八落,这其实主要是为了突出文中对英雄人物的刻画。

然而在正史上,这样的场景是几乎不可能出现的。武将的个人武力值虽然很重要,但在战斗中排兵布阵的能力更为突出,一个只会杀敌而不通谋略的人最终也只能成为优秀的前锋罢了。那么在三国正史上,最强的武将应该是哪些人呢?下面将依据武将的统帅、组织、战术以及武力来进行一波综合排名。

第六名:姜维

姜维是三国末期最后的名将。他是诸葛亮的爱徒,习得了诸葛亮的毕生真传。此外他也继承了蜀汉先辈们的遗志,匡君辅国安汉兴刘。诸葛亮死后,姜维依然在领军北伐曹魏,并以羸弱的国力争取来了相当不错的战果。只可惜蜀国的实力比起魏国还是相差太多,纵使如孔明这样的天纵之才也难以北伐成功。

第五名:周瑜

周瑜在演义小说中处处被诸葛亮稳压一头,但是在正史上他和诸葛亮并没有太多交集,反而"江东双璧"的名号倒是实打实的。周瑜早年追随孙策,助力孙策横扫江东,二十多岁的周瑜正值意气风发的年纪,对面曹操大军南下,他指挥孙刘联军火攻曹操,将曹操的数十万大军付之一炬,证明了周瑜在战术、战略上的出众能力。

第四名:张辽

在《三国志》中,有两件很能说明张辽实力的记载。首先是曹操北征乌桓,看到乌桓大军气势雄壮,心里生出了一丝怯意。而张辽却这时候制定好了一整套作战计划,并建议曹操马上趁乌桓还未准备完毕就迅速出击。曹操采纳张辽的建议之后,果然大破乌桓,这说明了张辽关于战机的把握十分敏锐。

第二件事是孙权纠集十万大军准备拿下合肥(庐州),而张辽则带胆敢带着八百精锐起兵冲进了十万东吴军阵中,不仅击杀了数十名敌军,还直接斩了孙权方面两员大将。这证明了张辽的勇武。

第三名:文鸯

文鸯登场的时候已经三国末年。他的父亲文钦曾经组织起兵反对过司马师擅权,但是最终文钦、毌丘俭等人战败,文钦则逃跑去了吴国。在这场战斗中,文鸯展示出了极其可怕的战斗力,他以单骑匹马冲进了数千人的敌军阵中,不仅毫发无损,而且还杀伤了敌军百余人。要知道在演义小说中也只有赵云能够做到这样的表现,而历史上的文鸯却是实打实的靠武力和胆识真正做到了"七进七出"。

第二名:关羽

历史上的关羽虽然不存在"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等一系列极具传奇性的功绩,但他也有一次相当具有含金量的"阵斩"。"阵斩"就是在千军万马之中直取敌方大将首级,关羽在《三国志》记载中就曾在官渡之战单骑冲进袁绍大军当中,并顺利斩下了大将颜良首级。

袁绍的数万将士不仅拦不住关羽冲阵,更留不下关羽撤离,这无疑证明了关羽的武力值的确是当世顶尖。此外,关羽在樊城打得曹操几欲迁都来避其锋芒,也充分证明了他的大军团指挥能力也是鲜有对手,"武圣"之名名不虚传。

第一名:陆逊

陆逊应该是正史《三国志》中"官方钦定"的第一武将,《三国志》中除开皇帝们外,只有两位臣子能够获得单独列传的殊荣,这二人一为诸葛亮,另外一位就是陆逊。

陆逊是东吴大将,如果说荀彧是曹魏的"王佐之才",诸葛亮是蜀汉的"卧龙",陆逊则是东吴的"社稷之臣"。夷陵之战中他通过"火烧连营"大败蜀汉军队,之后又在石亭之战中力挫曹魏,这两次战役足以证明其能力。

除开军事能力外陆逊的政治能力也很突出,他官拜丞相、荆州牧、右都护、总领三公事务,统领吴国军政长达20多年,始终战战兢兢忠贞不二。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