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了对手后,韩侂胄慢慢的大权独揽,他开始筹划北伐。首先,他追封岳飞为鄂王,随即削去秦桧的王爵,并把谥号改为缪丑,下诏追究秦桧误国之罪;然后启用一大批主战的官员,一代词人辛弃疾就在其中;准备就绪后,在1206年,宋宁宗下诏北伐金朝,史称"开禧北伐"。开战之初,南宋还是收复了一些地方,如泗州等地。可惜后来由于韩侂胄用人不当,加上南宋又出了一个内奸吴曦,第二年这场北伐便以南宋失败收场了。
在之后南宋与金朝的谈判中,金朝要求韩侂胄的人头才答应休战。此时的南宋朝廷早已被主和派控制,韩侂胄被杨皇后和史弥远设计劫持至玉津园杀死,函首于金。时年五十五岁。1208年,南宋王朝与金朝签订了"嘉定和议",宋朝皇帝与金朝皇帝的称谓由以前的侄叔改变为侄伯,屈辱之极。
看到这,其实韩侂胄不算奸臣,相反他还是当时南宋朝廷中少有的有骨气的人。可韩侂胄为什么会被认为是"奸相"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庆元党禁。韩侂胄这个人特别痛恨理学,他指称其为伪学,打击理学人士,封禁理学。当时理学的领袖朱熹就受到了打击,他被贬职,还被迫上表认罪,说自己是"草茅贱士","章句腐儒,唯知伪学之传,岂适明时之用" 。韩侂胄算是彻底把朱熹得罪了。
正因韩侂胄强力打击里学,长期遭到程、朱门徒的咒骂。元代修《宋史》,特立《道学传》推崇程朱,又依南宋《国史》立《奸臣传》,将韩侂胄与秦桧、贾似道等并列,于是"奸相"的名声算是定了。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金人反而对韩侂胄极其尊重与崇尚,佩服他的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