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杀韩信,收纳萧何,吕雉步步为营,绝境反击,让刘邦无可奈何

2023-07-19 09:39     360kuai

吕雉是西汉的开国皇后,也是汉高祖刘邦的结发妻子,在她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还只是一个市井混混,当时他还名为刘季,"季"就是在家排行老三的意思,可见,当时的刘邦不仅没有任何成就,反而也只是世俗中的一粒尘埃,吕雉就是在这个时候听从自己父亲的安排嫁给了市井混混刘邦。

我们不得不说,刘邦赶上了一个乱世出英雄的好时候,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自从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之后,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都开始反抗秦朝的统治,社会动荡不安,朝廷岌岌可危,刘邦也就是在这样的时候加入了反抗秦朝的阵营,开始了,他一步步成为汉高祖的道路。

刘邦在这条路上走得很艰难,作为他结发妻子的吕雉同样艰难,在最开始的时候,她要为刘邦打掩护,要照顾刘邦一家老小,还要为躲起来的刘邦送菜送饭,后来,秦朝灭亡,刘邦又开始了与西楚霸王项羽对于天下的争夺。

在这个过程中,吕雉同样是受尽磨难,曾被项羽困囚长达七年之久,后来,刘邦终于争得天下,可是等待吕雉的也不是安安稳稳的幸福生活,自己的丈夫抛弃了她,转而投向了年轻貌美的戚夫人的怀抱。

就连她的儿子刘盈,在刘邦面前也不如戚夫人所生的小儿子地位高,眼见皇后之位和自己儿子的太子之位,都要岌岌可危,女婿被逼死,女婿的封地被送给了戚夫人的小儿子刘如意,女儿差点被逼迫抛夫弃子远嫁和亲,那个时候,吕雉生存的环境大概还不如曾经战乱的时候。

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一个历经磨难苦苦支撑的女子,后来,却一步一步将汉朝的权力逐渐转移到自己的手中,在刘邦驾崩之后,更是成为了大汉的执政太后,可以说,吕雉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第一个女性掌权者,她虽然没有正式称帝,却是自秦朝之后,第一个执掌朝政的太后。

吕后的生平被历代的史学家们,列入为皇帝做传的本纪当中,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被列入到帝王本纪的女性只有吕雉和女皇武则天两人而已。

那么,吕雉是如何凭借着一个弱小女子的身份,在父系社会中成为一代强者的呢?她又是如何让权力的天平逐渐倾向自己的呢?本篇文章,我们来重点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看一看吕雉的羽翼是如何渐渐丰满的。

首先,是吕雉多年的政治远见和手段。吕雉虽然没有真正的在朝堂上任职,看上去手里没有任何权力,但她对于刘邦政治意见的影响,却是十分深远的。

第一个地方,就表现在刘邦在平定各方诸侯叛乱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汉朝的初期是推行郡国并行制的,郡县和封国并存,而那些封国,也大部分都是在刘邦一争天下的时候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人的封地。

但当天下安定之后,其中的一部分人就不再安于做一个诸侯了,因为汉朝初期给予诸侯国的权利很低,有的诸侯国子嗣还不如郡县权力大,引起了很多封国的不满,所以,在汉朝初期封国谋反的事件频繁发生,而在这些事情的处理当中就少不了吕雉的身影。

比如说,在"英布"谋反的时候,吕雉就凭借着自己的政治手段为刘邦分析利弊,让刘邦没有因为受戚夫人的影响而下错旨意。而经历了这些事情,逐渐加深了刘邦对于吕雉的依赖。

我们上面也提到过,当天下太平之后,刘邦便转而投向了戚夫人的怀抱,而戚夫人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小白花,她自己觊觎着吕雉的皇后之位,同时也想为她的孩子争夺太子之位,一边是年老色衰,几乎知道自己所有见不得人的事情的发妻,一边则是貌美如花对他极其仰慕的戚夫人,想都不用想就知道刘邦要选择谁。

因此,在戚夫人和吕雉的对峙当中,实际上吕雉是不占优势的,但就是因为她的政治远见和手段,让刘邦知道了吕雉的不可代替性,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对于吕雉十分信任和依赖,而这也给了吕雉进一步发挥自身能力的空间。

其次就是最主要的诛杀韩信事件了。韩信被称为是兵仙,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立下的功劳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甚至如果没有韩信,那么,刘邦可能压根就不是项羽的对手,但也正因如此,韩信的功劳可以说是功高震主。

而韩信也不是一个会明哲保身的人,从他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就要求刘邦封其为齐王就可以看出来,韩信多多少少有些自恃己功,同时,韩信也确确实实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当时的天下刚刚安定,留着这样的一个人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隐患,所以,刘邦对韩信越来越忌惮。

但是韩信是大汉王朝的开国功臣,如果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就降罪于他,那么,恐怕会寒了所有功臣的心,对于朝政的稳定也是不利的,对此,刘邦也是伤透了脑筋,可是,刘邦这个烦心事却被吕雉无声无息的给解决掉了。

当时吕雉主动请缨要为他解除这个隐患,刘邦按照吕雉的部署宣布外出巡视,把朝中的事务全部交给皇后,而就在他回来的时候,韩信已经被除去了。

自此之后,刘邦对这个妻子的能力和智慧刮目相看,并且对她更加的倚重,但让刘邦不知道的事,在这件事情之后,他手中的权力已经悄悄地滑向了吕雉。

韩信可以说是大汉王朝开国的功臣之首,而吕雉连这样的一个人都敢杀,还有谁是她不敢动的呢?又有谁敢于成为她的敌人呢?所以,诛杀韩信这件事是吕雉和刘邦身份对调的一个分水岭。

在这件事情之前,朝中大臣可能更多地要看刘邦的脸色,甚至有很多人看着刘邦宠幸戚夫人就想站到刘如意的阵营当中,可是在这件事情之后,吕雉几乎震慑住了所有人,让支持她的人对她更加支持,让反对她的人不敢发声甚至加入她的阵营,此后她的力量更加强盛。

再者就是对朝廷重臣的收纳。首先是萧何,萧何是一个比较有行政才能的人,对于朝廷事务的管理能力是很强的,当年也正是萧何月下追韩信,让韩信加入了刘邦的阵营,帮助刘邦成功的夺取了天下,而在诛杀韩信事件当中,萧何也是为吕雉出谋划策的人,因此,通过韩信这件事,让萧何完完全全的占到了吕雉的阵营。

其次是张良,张良就更不必多说了,他是刘邦征战过程中最主要的谋臣,是一个妥妥的智囊,而这个人也在诸多政治风波当中倾向了吕雉,并且在皇储之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张良为吕雉奔走牵线,成功地策划了商山四皓事件,让刘盈稳坐了太子之位。

当时,刘邦因为宠幸戚夫人,想要废掉皇后吕雉改立戚夫人为皇后,但无奈吕雉没有太大的过错,并且还拥有着出色的政治才能,因此,刘邦并没有理由废掉吕雉的皇后之位,毕竟他总不能用吕雉年老色衰,自己不喜欢了这样的理由。

为了安抚戚夫人,刘邦只能够将目光投向吕雉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想要改立戚夫人所生的幼子刘如意为太子,并且在刘邦与戚夫人的谋划中,这件事其实已经提上了日程,可就在刘邦正式下定决心要废除太子刘盈的时候,刘盈却出乎众人意料地请出了当时闻名天下的隐士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在汉初的声名很高,刘邦刚刚成为皇帝的时候,曾经派过许多人去请他们出山,但都被他们婉言拒绝了,可是,这四个人却在刘盈受到改立太子危机的时候,出现在了刘盈的身后,而且也正是他们四个人的出现,让刘邦彻底放弃了改太子的念头。

那么,是这四个人拥有什么强大的力量吗?其实不是,这四个人的出现只是告诉了刘邦一个消息,那就是太子的羽翼已经很丰满了,他们四个人之所以能够出现,是背后因为有很多人的出谋划策。

否则单凭刘盈的能力是不可能将他们请出山的,这背后有萧何,有张良,可能还有诸多刘邦没有注意到的人,同时他们四个的出现,也在向天下宣布着太平盛世已经到来,国家的发展正在步入正轨,是不能继续折腾下去的,所以,改太子也万万不可。

因此说白了,这四个人的出现不过是一种象征作用,但这种象征作用的影响却是极大的,后世也有很多的帝王都曾使用过这招,比如说,宋朝的时候,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乱之后,赵匡胤也是利用华山陈抟来表示天下太平的。

因此,当张良加入了吕雉的阵营,为其出谋划策请出了商山四皓之后,顷刻间就化解了刘盈所遇到的改立太子的危机,同时,也让刘邦知道了刘盈的背后有一批聪明人在为他做事。

其实,如果这些人能够把方法提供出来,那么,无论是谁都能够将商山四皓请出来,而这也是刘邦真正的悲哀,因为朝廷众人为皇后做事的尽心程度,已经超过了他这个皇帝,他这个皇帝想要扶持的小儿子,在众臣眼中都不如皇后想要维护的刘盈,这让刘邦感到绝望而又无助。

此外还有陈平和樊哙。商山四皓事件之后,刘邦不敢再信任张良、萧何,能供他使用的谋士就只剩陈平了,陈平也非同凡人,据说在秦末汉初的争霸过程中,张良献策六,陈平献策四,刘邦在征讨匈奴是被围白登,全凭借陈平的计策才得以脱身。

后来,韩信功高震主,也是陈平献计让刘邦可以轻易地收缴他的兵权,贬黜他的王爵之位,由此可见,陈平此人也是一个十分具有才华的谋士。但是,就是这样的人也在审时度势之后加入了吕雉的阵营,并且让吕雉在与刘邦最后的博弈中取得了胜利。

在知晓了刘盈的羽翼之后,刘邦为了戚夫人和刘如意的安危,想要与吕雉进行最后的争斗,他对陈平下了一道密旨,让陈平去秘密的罢免樊哙的兵权,并且当场斩杀樊哙,之后让在代地的周勃兼领樊哙的军队。

陈平虽然表面上服从了刘邦的旨意,却根本没有按照刘邦的想法去办事,他干脆利落地告诉了周勃事情的起因,凭借着他的脑筋和口才成功的也让周勃倾向了吕雉,之后又通过对于樊哙的游说,让樊会高高兴兴地坐上了象征性的囚车,跟随他回了京城,直接把刘邦所说的就地斩杀抛之脑后。

本来是秘密斩杀,现在樊哙的事情已经闹得人尽皆知,刘邦自然是杀不了了,而且他原本以为可以依靠的陈平和周勃也已经不能再用,如此陈平通过自己的周旋,让手握兵权的樊哙也成为了吕雉的维护者,至此,刘邦最后的努力也以失败而告终。

之后,吕雉成为了大汉国新一位的掌权者,开始了她的执政之路,也开始她血腥的报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在刘邦和吕雉的博弈过程中,有很多的机会都是刘邦自己错失掉的,或者说,刘邦从一开始也没有想过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或许他一直以为自己喜欢的女子就应该成为皇后,自己喜欢的孩子也应该成为太子,却从来没有想过他的地位以及是如何得来的。

在刘邦镇压诸侯、诛杀功臣的时候,也从未想过他的朝堂已经在逐渐地凋零,他冷血的做法也引起了各路臣子的不满,所以,很多拥有才华的人才会在深思熟虑之后,成为吕雉阵营的人。

当刘邦反应过来之后再看,却发现他曾经谋臣如雨、猛将如云的朝堂已经无人可用。但是,这难道不是他自己葬送的吗?别人不说,单说樊哙,樊哙是在鸿门宴当中救刘邦于水火的人,本来在他与吕雉的这场博弈中,樊哙也是身外之人,就是因为樊哙是吕雉的妹夫,刘邦就想要置他于死地,不料计划未成反成为了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又何尝不是自作自受呢?

而且话说回来,吕雉作为刘邦的发妻,她陪着刘邦走过了人生当中最艰难的一段旅程,可是刘邦最终却把所有的温柔全部给予了戚夫人,甚至还要将所有的权利、地位、富贵都加之在小儿子刘如意身上,又怎能不让发妻和长子心寒呢?

当然,对于吕雉的做法,后世的很多人也都不以为然,就像《芈月传》的作者蒋胜男所说的那样:人生是个竞技场,但是规则是单向的,历史对于男性成功者冠以"英明"二字,并淡化他们的手段,突出他们的成功,对于女性成功者则永恒的被盯上"残忍"二字打入史册。

却殊不知在封建王朝当中,很多女性的残忍,都来自于男性成功者的逼迫,而也正是这样的逼迫,让吕雉不得不开始自己的政治谋求,不得步步为营的拉拢朝廷重臣,不然她保不住自己,也保不住自己的孩子。

或许,在这些博弈当中根本就没有成功者,有的只是两败俱伤,而在此后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样的事情仍在不断地上演着,薄情的帝王、野心勃勃的妃子还有许多许多,可是在此之中,像吕雉这样反抗自己身为工具的命运并反抗成功的人,又有多少呢?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