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到官的人怨郭崇韬,有权有势的宦官、伶官也怨郭崇韬。
郭崇韬毕竟是个想把国事办好的人,势必要同这些人发生矛盾。其结果,他在政治上陷入了孤立的地位。同光三年(925)的罗贯事件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罗贯是郭崇韬任用的河南令。他办事不避权豪,伶官、宦官为人说情的书信,堆满几案,他一概置之不理,并且全都转送到郭崇韬处。崇韬看过,一一奏明。伶官、宦官对郭、罗两人,都切齿痛恨。
朱温的老朋友张全义在后唐仍是红人。庄宗的刘皇后出身低微,便认他做义父。这时的张全义是洛阳的豪门权宦,身任河南尹要职。他和强项令的罗贯经常发生矛盾,他要袒护的,罗贯要严办,不听他的指示。
河南尹是河南令的上级,但是张全义拿罗贯毫无办法。好在他可以"通天",请皇后去告诉皇帝。庄宗从伶官、 宦官、皇后几个方面,经常听到对罗贯的谗毁,不知不觉地积了一肚皮的怒气。这年八月,他出城视察皇太后陵墓工地,一路上道路泥泞,所经桥梁,多半损坏。他怒问这里归谁主管。宦官说属河南令管辖。庄宗更加大怒,立即下令把罗贯下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