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现代也有历史研究者分析,诸葛亮之所以没能成为司马懿那样的不忠之臣,是因为北伐没能成功,否则,完成统一大业后的诸葛亮,未必就不会学司马懿?但这个是推测,事情毕竟没有发生,诸葛亮至少在他生命结束之前,确实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权臣到达诸葛亮这个地步,还能坚守本心的实在太少,权力这个东西很容易让人癫狂,且走上权力的巅峰后,如果不能保证权力的延续,此前迈向权臣之路时,得罪的敌人就会如饿狼般扑上来,将其撕得粉碎,这本就是个不进则粉身碎骨的游戏。
因此,历史上如诸葛亮这样权力到顶的权臣,还能保持忠于皇权的人物并不太多,史书上记载的最早出现的这样的人物是商朝伊尹,其人在辅佐的君王太甲昏庸不堪时,没有凭借权力取代之,而是放逐太甲三年,让他接受君王治国之学的再教育,在太甲改过后,又还政于他。
这是正史中记载的故事,比较符合古人的价值观,如果属实,伊尹也可算是权臣加忠臣属性集于一身的历史第一人。不过,在另一部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中记载的伊尹和太甲的故事却是臣流放君,君潜回报仇杀臣的版本,至于谁真谁假,需要更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