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宗觉得用"愍",有影射太上皇失政之意,完全可以去"愍"留"忠",岳家后代也最在意"忠"字。由"忠"降为"武",这是宋孝宗对岳飞刻意贬低,让岳飞子孙心绪难平。
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岳霖(岳飞子)临终前,拉着岳珂(岳飞孙)的手说:"先公之忠未显,冤未白……"
直到1225年,宋理宗才为岳飞改谥为"忠武",这是宋朝朝廷对岳飞的最高奖评,我们平时尊称的"岳武穆",其实是贬称。
究其平反不彻底的原因,一方面是宋孝宗对宋高宗感恩戴德,他要维护太上皇的体面。另一方面他在上任之初,还不敢触动宋高宗长期提拔、培植的文官武将群体及其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宋孝宗虽被称"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但他并非雄才大略之主。北伐失败,没有完成光复大业,也心灰意冷,在和战之间徘徊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