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拒绝将太子派往南京,自缢于煤山,之后大一统的明朝灭亡了,可是"南明政权"依然存在,而且先后出现了"四帝一监国"的局面,"四帝"分别是弘光帝朱由崧、隆武帝朱聿键、邵武帝朱聿鐭、永历帝朱由榔,"一监国"指的是鲁王朱以海。由于"四帝一监国"是不同的大臣拥立,为了争夺正统地位,他们之间也是相互攻伐不断,而张煌言则是投靠了鲁王朱以海。
满清铁骑连下安庆,南京,扬州,宁波城内多数官员望风而逃,南明刑部员外郎,钱肃乐在城隍庙集会,号召义士抵抗清兵,张煌言毅然参加了义军,前往天台县请鲁王担任监国,主持抗清大局。但义军毕竟势单力薄,无法对抗清军,最终丢失杭州,1646年,张煌言告别家人,随鲁王退守舟山群岛,可这一走就是十八年,这一次与家人分别,就再未与家人见过一面,即使自己的父亲去世,也没有回乡奔丧。
谁言书生无一用,四入长江震清廷。
1653年,张煌言和张明振带领舰队北上,来到长江口的沙洲,以此为起点,开始伺机反攻。次年,张煌言一入长江,进入清军的封锁圈,一路冲入江阴,来到瓜洲,大败清军,缴获大量军械、大炮,并在金山寺遥祭明太祖,接下来他带领六百多艘战舰再次沿江逆流而上,面对人多势众的清军,采用奇袭战术,速战速决,烧毁清军战船和粮草之后扬帆而去,当年年底,他再次入长江,这一次面对清军的封锁,苍水先生犹入无人之境,直逼到南京郊外的燕子矶,吓得满清官员惊呼"咫尺江宁,势甚披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