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刘太公生了个不省心的儿子,甚至自己的儿子还曾经在最为艰难的岁月里,曾经放言"必若烹尔翁,得幸分吾杯羹"这种混账的话。不过所谓一人得道全家福绵,自己儿子既然从草根当上了皇帝,身为其亲身父亲的刘太公自然也跟着沾了大光。不过,令高祖爷感到纠结的是,你说兄弟姐妹跪自己也就算了,总不能让自己的老爹也跟着跪吧?虽说皇帝贵为九五,但毕竟当时还讲究个"百善孝为先",就算他同意让自己亲爹行跪拜礼,那些个酸儒书生们也会不断的发牢骚。因此,"如何能够让自己的亲爹不跪自己"的这一"学术问题",变成了刘邦称帝后首个令他头疼的家事。
不过,在经过冥思苦想之后,高祖爷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将自己父亲的地位也抬高,甚至是要抬到比皇帝还要高的地位,但也只是个虚衔,权力与其地位却不是成正比。而他想出的这个办法想必大家并不陌生,那就是封刘太公为太上皇,这样一来,不仅刘太公见到自己的皇帝儿子不用行跪拜礼,反倒是刘邦倒要从君臣、父子两个层面上对太上皇行礼尽孝。而这种关于太上皇的册封便是从刘邦这里开始的,而刘太公自然也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此后这种制度也传承了千年。
虽说在评价任何一个皇帝的时候,都要从正反两面着手,因此,高祖爷身上自然也免不了"飞鸟尽,良弓藏"的污点。不过,毕竟刘邦作为一名草根皇帝,从平凡出身最终荣登帝位,开启了自大秦帝国之后又一个天下一统的时代,对于汉民族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倒也是无愧于"维天有汉,监亦有光"的由来。因此,最后还是让我们以一首诗来归结一下高祖功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