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英法联军攻入京城,曾国藩坐拥12万湘军,为何见死不救?(2)

2024-02-12 14:42     360kuai

而在英法联军击败了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逼近北京城的时候,作为当时清政府领袖的咸丰帝也仓皇地逃离了北京城,对外宣称说是北狩,但是其实就是逃亡,而英法联军也随后攻破了这座伟大帝国的首都北京城。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近乎无法回避的耻辱,而英法联军在北京城中也犯下了令人感到不耻的罪行,他们甚至烧毁了当时清政府的艺术巅峰之作,圆明园。而僧格林沁所率领的蒙古骑兵的全军覆没,也给清朝的军事力量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因为这支蒙古骑兵本来就是清朝军事实力的两大核心之一,而早在之前,作为另一个核心的江北大军,也在和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全军覆没,这象征着清王朝的军事支柱近乎崩溃了。

但是当时的清帝国并不是没有强军的,例如曾国藩手里面所执掌的湘军本身的战斗力就十分顽强,而且因为是有地方财政的补助,所以其装备还是较为先进的。在彼时,曾国藩已经是清朝针对太平天国战争的总指挥,其手里面所直接指挥的湘军人数也已经超过了12万,在僧格林沁所率领的蒙古军全军覆没的情况下,这支部队已经是清政府手里面唯一拥有战斗力的军队了。

而在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城的时候,曾国藩所率领的湘军已经团团地围住了太平天国的军事重镇安庆。一旦安庆沦陷,整个太平天国的局势将变得彻底无法挽回。而在此时,曾国藩却收到了一封来自于朝廷的信,朝廷曾命令曾国藩立刻调集精锐北上,以保证北京的安全,但是曾国藩最后还是在大局考量之下,决定不听从朝廷的命令。曾国藩本人并不相信,当时的北方军队统帅胜保,而且如果此时抽调精锐,那么湘军围困安庆,攻克安庆的希望将变得渺茫。在此时曾国藩看来,消灭太平天国比保卫京师更重要。

这最后的结果就是朝廷被逼无奈的和英法联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而曾国藩在双方和议达成之后,就更不愿意派兵北上支援京师了。虽然说曾国藩最后攻克了安庆,而太平天国运动也由此陷入了无法挽回的境地,而曾国藩当时不愿意支持京师,和当时他所面临的战略形势也有着直接关系。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