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从交趾罗各色人才,送到南、北京师叙用,长途跋涉的劳役必然引起交人民的不满。一方面,大量的交趾工匠及其家小被送到内地从事各项工程建设,在短期内对交手工业的发展无疑是不利的。另一方面,面对大军压境的搜访选送,那些不愿意被征召的交人或躲藏起来,或起来抗明。
明朝交趾开科取士,"士皆隐避不应"。明朝所选派的学官与地方官吏,水平参差不齐。交趾设郡初期,派往交趾的府、州、县官多系两广、云南等处岁贡生员、下第举人,这些人"既无太学教养之素,又非诸司历试之才",只因愿仕远方而得以授职。
而一些贪官污吏在交趾的不良行径,则成为交趾动乱频发的导火线。张辅、李彬等人"酒好色,贪图货贿",纵容部下"掠民子女孳畜";中官马骐在交"贪黩诛求",引起" 郡县激变,盗贼所在蜂起"。在1407-1424年间,该地区出现有史料为证的抗明团伙领袖64位,包括平民、地方豪雄和明朝授官。如范世矜曾归降明朝,被授以新平府知府,后来却僭称睿武大王,据安代山为乱。
这些反明动乱几乎遍及交全境,明朝军队疲于奔命,明宣宗遂于1428年令沐晟罢兵还国,所置大小衙门各罢,明朝结束了在交趾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