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人认为"君可自取"中的"取"不是取代,而是选取。意思就是说,如果继位的刘禅不堪大用,丞相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接班人,毕竟当时鲁王刘永,梁王刘理还是第二梯队候选人。这就等于给予了诸葛亮"废立"之权,作为人臣,诸葛亮算是达到权力巅峰了。
无论是哪一种解释,君主这个时候说这种话,其实是一种权术的使用。要知道,如果自己的后继者大权在握,而且手段高明的话,是无须有托孤这样一幕的。
嬴驷(即秦惠文王)继位前,已被秦孝公流放二十年。孙策、刘备、顺治帝死时,孙权只有十八岁、刘禅年方十七岁、康熙更是在八岁冲龄登上大位。可以看到,后继者或基础薄弱,或尚在冲龄,未能自己执政。
君主托孤,说出"君可自取",实在是出于无奈。因为,哪怕不说,若权臣有反心,君主死后也必定会反,区别只是早反或迟反。
君主为后继者计,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临死前来出"托孤让贤"的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