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缅甸的史书里面是清军首先派人过来求和,许多缅军将领反对和谈,他们觉得清军已经是瓮中之鳖,可以轻易剿灭。然而统帅玛哈·希哈修亚参与过与明瑞的战争,认为剿灭这次的清军只会使清廷变得更为强硬,他告诉他的同僚们继续与清朝进行长久的战争只会毁了自己的国家,相较于清军的损失,缅军的损失较少,但缅甸人经不起长久的战争。最后在没有获得缅王的同意下签订了合约。清军退走。
清缅两国事后都不满意,清朝不满缅甸没送贡表,缅甸不满清朝只放了孟拱土司,木邦和蛮暮土司仍置于清朝,而且继续禁止双边贸易。缅甸事后不但没有称臣纳贡,还发了封不够恭敬的文书过来,乾隆皇帝虽然憋气,但也清楚要再次动兵很难,单水土不服的问题就非常头疼,加上小金川再次叛乱,于是就不再理会。
二十年后,乾隆五十三年四月,缅甸国王波道帕耶为应付周边暹罗等国的压力,主动改善对清关系,派出使节奉表纳贡,此事才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