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狄仁杰的"认罪"态度最好,对方便放松了对他的看管和监视。判官王德寿人狱探视狄仁杰,劝他引入杨执柔可减罪,狄仁杰坚决未从。王德寿离去后,仁杰乘狱卒不防之时,从被头上撕下一块布,因无笔墨,咬破食指用血写成冤状,说是与狱卒借笔砚而书,似不近情理,然后将绵衣拆开一个口,把这封写在帛上的血书藏在绵中再缝上。第二天,王德寿再来看他,他说天气转热,请王德寿把衣服带出去转给家里,把绵子拆出去再送进来。王德寿曾是他的下级,故两次探监,虽另有所图,但大面上还过得去,就答应了。狄仁杰的计谋得以施行。
家中人见到绵衣,知道定有缘故,也顾不上悲伤,忙拆开绵子,看到血书。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带着血书去求见武则天。武则天见到血书后立刻派人传召来俊臣。来俊臣扯谎说:"仁杰等下狱,臣未尝褫他巾带,寝处很安适,如果不谋反,怎能承认呢?"武则天问:"全案人员都招了吗?"来俊臣答:"只有魏元忠未实供。"武则天当即吩咐,需再次审明,免得枉屈。来俊臣唯唯而退。
至此,形势对狄仁杰虽稍有好转,但并未有根本的变化。魏元忠的死不承认无疑又为狄仁杰赢得了一些时间。来俊臣见只有魏元忠不招,便让人把他两腿朝天倒挂起来。逼他招供。魏元忠真是个硬骨头,竟大叫道:"就当我骑驴掉下来,脚挂驴蹬上了,被驴所拽,有什么了不起,你们要借我的脑袋尽管割下去,我死也不服。"正审问时,武则天派人来察看审案情况及犯人的情况。来俊臣忙把魏元忠放下来,又让人给狄仁杰穿上官服。来人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但也不敢如实回报。来俊臣又令王德寿假造封狄仁杰的《谢死罪表》转呈武则天。形势对狄仁杰更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