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鱼朝恩专权乱政,曾派人挖郭子仪的祖坟,最后如何被杀?

2025-01-15 11:42  360kuai

鱼朝恩、李辅国和程元振是安史之乱中迅速上位的宦官,唐朝的宦官专权由此开始。他们把持朝政,掌握禁军,陷害忠良,因一己之私而让大唐迅速的衰落下去。鱼朝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之事,岂不由我乎?''这样的话怎能出自宦官之口?但对于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帝国来说,这样的话还真就只有宦官敢说。

鱼朝恩是在唐玄宗时期进的宫,安史之乱爆发后,鱼朝恩随唐玄宗逃亡四川,马嵬驿兵变让唐玄宗和唐肃宗分道扬镳,鱼朝恩开始跟随在唐肃宗身边,为唐肃宗所宠信。758年九月,唐肃宗派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领兵20万攻打退居在相州的安庆绪。但是唐肃宗又对武将并不放心,并没有在军中设置元帅一职,而是派去了鱼朝恩,鱼朝恩得到了一个新的官职,它就是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也就是监军,替代元帅一职,成为最高指挥,这就是典型的门外汉指挥内行。

在最开始攻打安庆绪的时候非常顺利,后来安庆绪退守邺城,唐军用水淹城,安庆绪逼不得已求救于史思明。史思明在十月就离开范阳南下,却并没有第一时间赶来救援安庆绪,而是先攻下了魏州,在魏州驻扎,李光弼提议分兵进攻史思明,但是鱼朝恩坚持继续围困邺城。邺城整整围困了四个月,疲惫不堪的不只有叛军,还有唐军,状态最好的则是史思明的大军。第二年的三月,史思明才领兵来进攻唐军。这一仗被一场大风打乱,双方都撤军。?

但在撤军之后,史思明又迅速在邺城南面驻扎,后来杀死了安庆绪而接管了整个叛军。鱼朝恩将战败的责任推到了郭子仪身上,于是唐肃宗把郭子仪召回,令李光弼接替郭子仪。之后,鱼朝恩又至少两次阻扰过皇帝重用郭子仪。

763年,安史之乱结束,紧接着西边的吐蕃见河陇地区兵力空虚而攻打大唐。程元振隐瞒军情不报,等唐代宗知道的时候只能选择逃跑。鱼朝恩救驾及时,成为唐代宗的新宠,于是鱼朝恩成为天下观军容处置宣慰使,并领神策军。当时唐代宗命李光弼领兵到陕州组织对吐蕃的反击,但是李光弼害怕鱼朝恩们会排挤陷害他,于是拖延出兵,唐代宗不得不重新启用郭子仪。?

郭子仪对吐蕃的作战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令他想不到的是,鱼朝恩竟让人把郭子仪父亲的坟墓给挖了,众人都害怕郭子仪知道后会起兵造反。但是郭子仪入朝的时候,唐代宗特意提了这件事,郭子仪并没有责怪鱼朝恩,反而认为这是天谴而非人祸,正是他自己没有好好管理军队,让百姓家的坟墓遭到了破坏,所以他才受到了这样的惩罚。

之后,鱼朝恩设宴请郭子仪吃饭,元载派人告诉郭子仪这是个鸿门宴,郭子仪的部下也想跟去保护郭子仪,但是郭子仪最终还是只带着十几个家童去赴宴,鱼朝恩看到郭子仪带了这么少的护卫很不解,就问出了口,郭子仪就把听来的话如实相告,鱼朝恩竟感动的哭了,也没再把郭子仪怎么样。?

鱼朝恩确实是胆子比天还大,把持朝政,什么事情都要经过他的同意,宰相们议事如果没有先和他说,他就会发脾气,并说:"天下之事,怎么不由我?"这是直接没有把皇帝放在眼里。他还公然谋私利,他最小的儿子鱼令徽不过十四五岁就在内殿当差,还被皇帝赏赐了绿衣。这本来就是皇帝的赏赐,但是鱼朝恩还觉得不够,尤其有一次鱼令徽竟和一个比他官职高的黄门侍郎争路,在鱼令徽往前挤的过程中,被人碰了一下,他就跑回去找鱼朝恩告状说自己被同列者欺负了。

鱼朝恩知道后很生气,第二天,鱼朝恩就奏请唐代宗赏赐鱼令徽金腰带和紫衣服,这是三品以上官员的配置,唐代宗并不愿意,但是鱼朝恩根本没有等唐代宗回答就已经吩咐人去取衣服来。唐代宗只好忍下心中的不快,还要违心的说鱼令徽穿着好看。而鱼朝恩也没有放过那个黄门侍郎,很快就把他外放到岭南之地。?

对于这样的鱼朝恩,唐代宗自然是很想除去,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宰相元载早就看不惯鱼朝恩了,他看懂唐代宗的心思后,就上疏秘密弹劾鱼朝恩,并请求唐代宗除掉鱼朝恩。于是唐代宗就让元载来谋划这件事。

元载先是收买了鱼朝恩的两个心腹周皓、皇甫温,让这两个人暗中监视鱼朝恩,掌握鱼朝恩的一举一动,并报告给唐代宗。在770年的三月唐代宗准备下手了。寒食节那一天,唐代宗在宫中摆宴,在大臣们都离开之后,唐代宗单独留下了鱼朝恩,说是有要事相商,鱼朝恩不疑有他,就留了下来,然后唐代宗指责鱼朝恩图谋不轨,鱼朝恩态度很傲慢的为自己辩解,结果还没有等他说完,周皓就带领几个人拿下了鱼朝恩,把他勒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