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献陵门可罗雀,李世民昭陵游人如织,李世民抹不去的历史污点(2)

2024-04-11 15:22     360kuai

唐高祖李渊是大唐的开国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是第二代君主,两人死后的墓葬规制为何相去甚远?而现在,两个墓地每天的游人也大不相同。李渊献陵游人稀少,李世民昭陵却熙熙攘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实,这与李渊的遗嘱和李世民一生绕不过去的历史污点有关。

李世民在大唐建立过程中的确光芒四射,功盖寰宇,他有足够的资本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终于以不光彩的手段当上了皇帝。李渊呢,则心灰意冷,终于想明白了,祥位给了李世民,自己享清福去了。晚年生育能力开挂,还给唐太宗李世民添了一二十位小兄弟,小妹妹。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还求什么呢?李渊临死前,要求薄葬。死后,唐太宗薄葬了这位开国皇帝老爹。而今大家看到的献陵,当然观赏性不如唐太宗昭陵了。因为唐太宗死后,人们不再提倡薄葬,故唐太宗的墓气势恢宏。李渊真是一位英雄盖世,体恤民情的好开国皇帝。

纵观历史书籍,李渊父子谁才是太原起兵的始作俑者,谁才是大唐建国的绝对领袖,历史学家争论不休。其实,大唐建国的绝对领袖应该是李渊。但历史上所有的功劳,基本都记在了李世民的头上。新旧唐书,是这么记载的。当朝史官褚遂良的记载也是这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新旧唐书是五代和宋代人著的,年代久远,是在前人记录基础上的完善,不可能完全信。而当朝史官,褚遂良的记载也不足信。因为史书记载,李世民对自己玄武门之变的不光彩很不自信,所以要求当朝史官褚遂良把历史记载给他看。按历朝历代的规定,当朝皇帝是不能看当朝史官对当朝历史的记载的。试想褚遂良也是人,如果按实记录,恐怕身家性命不保,汉代司马迁便是前车之鉴。可想见褚绪良等人,面对压力,肯定会对当时的历史作美化,夸大李世民的功劳,以迎合唐太宗的口味和虚荣。唯有大唐书记员温大雅的记载,把太原起兵的功劳记在了李渊头上,是李渊主动起兵,李世民只是推波助澜。温大雅,李渊的秘书长。太原起兵整个过程的参与者和记录者,他的话可能更确信。威胁当朝史官,查看当朝历史,唐太宗有点不地道。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