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无大将”的局面是谁造成的和诸葛亮做的这些事脱不了关系!(3)

2020-12-15 11:10  360kuai

公元221年八月,距离刘备称帝不过四个月。蜀汉皇帝刘备一意孤行发动夷陵之战。第二年,公元222年十月,刘备战败,逃往白帝城,后一病不起。公元223年六月刘备病逝。

自此,蜀汉进入一个暂时的停滞阶段。夷陵之战导致蜀兵死伤逃亡投降者8万余。此一战将诸葛亮北伐中原的计划一下子往后拖延了至少三四年。

现在问题就出现了。刘备死后,诸葛亮多次上表要求挥师北伐,克复中原。有人就觉得诸葛亮这样做真的有必要吗?休息生息,造福百姓不是很好吗?为什么总是要北伐呢?

▲央视版诸葛亮挥师北伐一幕

《出师表》里诸葛亮是这样解释的:“……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诸葛亮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很好懂:现在的益州(关羽失荆州后,蜀国地盘主要是益州)负担已经很重了,现在不打仗(去争夺更多的土地),那么以后就是想打也打不成了。

可以想见,当时的诸葛亮是有多么地着急了。这也是为什么曹操挥百万师南下失败后还能不损根基的道理。北方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完全可以负担得起(当然也是名不聊生)大规模战役的损耗。要知道打仗就是拼消耗。谁更耗得起谁就赢了。很显然,此时的西蜀已经有点耗不起了。

▲诸葛亮影视形象

诸葛亮当然非常清楚这一点。都是尽管六出祁山北伐曹魏,但都以失败告终。

我想,“成也诸葛,败也诸葛。”或许是对的,但诸葛亮没有做错。但是放眼中国千年历史,这样的没有做错终究不可逆趋势而发展。明白这一点,也就不纠结到底是谁导致成功和谁导致失败了。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