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儿子们,大体上可以说"十棵树九棵歪,剩下一棵烧火柴"。当然,也会出现少量优良品种,比如吴王李恪,他被老爹李世民夸作"英果类我"。太宗一点不谦虚,把爷俩都划入"英果"之才,分明是后人贴金时忘了语境。不过,这并不妨碍后人对李恪的评价。
李世民十四个儿子,李恪行三,母杨妃,也就是说李恪不是嫡子。李恪的悲剧,根子就在这个出身。古代普通老百姓,因身份低贱不得出头,岂知皇室子弟出身不好,有时候会要人命!
皇后长孙氏生三子,长子即太子李承乾,四子魏王李泰,九子晋王李治。像李恪这种庶子,命中注定是"烧火柴",吃喝玩乐逍遥一辈子,把生命的精华浓缩在短短的三四十年,然后追求往生。
李恪一开始就是按这个节奏发展的,他一岁就被皇爷爷李渊册封为长沙郡王,还扛了一枚湘州刺史的大印。李唐净搞古怪事,喜欢以王爷挂空衔,仿佛显示李家子孙不光能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