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铭的意思是:洪武三十二年,长兴侯耿炳文65岁,在真定之战中阵亡。建文帝非常悲痛,亲自命人祭奠……耿琦千里投奔于我,我尽我所能的厚待他,算是给自己的安慰。朱棣称帝后,耿家没有活路,他的妻子去世,长子耿璿、次子耿瓛、三子耿瑄全部被杀,只有小儿子耿琦逃到云南,去投奔姑姑和表哥沐晟。耿琦死后,沐晟为他写下这份墓志铭。
这里说长兴侯耿炳文在真定之战中就战死了,只活了65岁,而《明史》中说耿炳文只是战败,4年后才死。问题的核心,不是耿炳文到底是活了65岁还是69岁,而是耿炳文到底是战死了,还是投降了。因为《明太宗实录》有美化朱棣的倾向,《明史》借鉴了《明太宗实录》。而沐晟和耿琦是耿炳文的亲属,所以,后者更可信,因此可以肯定:耿炳文死在了真定,并未投降。
无独有偶,明朝《开国功臣录》中也说耿炳文是在真定之战中战死。而且,这一战是朱棣和耿炳文第一次交手,耿炳文和他的的两位副将全部战死,关于耿炳文的失败,原因有很多,首先是耿炳文不擅长进攻(擅长防守),其次是耿炳文阵中出现内奸,战略部署被朱棣提前知道,所以惨败。但有两件事,十分难解。
第一,耿炳文战败后的第4天,李景隆就赶到了真定代替耿炳文。真定据南京1800多里路。如果建文帝得知耿炳文战败的消息,然后再慌忙选帅,李景隆再达到真定。来回3600里路,就算全部用800里加急,李景隆4天时间也是赶不到的。也就是说,只有一种可能:在耿炳文战败前,建文帝得到什么消息,觉得耿炳文不靠谱,急忙派李景隆去代替,而李景隆到战场时,已经是耿炳文战败后的第4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