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兴衰始末!(7)

2025-04-19 17:22  360kuai

宋绍兴四年、金天会十二年、西辽延庆十年(1134年),西辽菊儿汗耶律大石进军康里和葛逻禄等地,平息了东喀喇汗王朝内乱,并降东喀喇汗为王,作为西辽附庸,同时割去东喀喇汗王朝北部为西辽直属国土,而位于此处的八剌沙衮(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布拉纳城)地方富庶、交通便利、气候宜人,耕田放牧都十分适宜,于是耶律大石将西辽国都自可敦城迁至此处,改名为虎思斡耳朵,同时正式将"菊尔汗"汗号改为汉式的"皇帝",群臣尊称耶律大石为"天佑皇帝"。

耶律大石改元康国,追谥祖父为嗣元皇帝,祖母为宣义皇后,册立妃萧氏为昭德皇后。西域各国称呼耶律大石的西辽政权为哈喇契丹(黑契丹),至今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称呼中国时都以"契丹"作为国名。

宋绍兴十一年、金皇统元年、西辽康国八年(1141年),西辽天佑皇帝耶律大石再次出兵西征,打败西喀喇汗王朝,并在西喀喇汗王朝都城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以北的卡特万会战中击败前来救援西喀喇汗的塞尔柱联军,西喀喇汗王朝马赫穆德汗仓惶逃走,耶律大石夺取撒马尔罕,降服西喀喇汗王朝,再乘胜追击,迫使花拉子模汗沙阿即思也投降西辽。至此西辽疆域东到高昌、漠北,西抵咸海,成为中亚地区的霸主。

宋绍兴十三年、金皇统三年、西辽康国十年(1143年),一代雄主、天佑皇帝耶律大石在虎思斡耳朵驾崩,年五十七岁,在位二十年。因为耶律大石的赫赫功业,使得他的姓名成为西辽的象征,即使数十年后,西域各国、南宋和金国仍依旧以"大石"之名代指西辽历代君主。